尼 [ní]
字“尼”的解释和评论
【四角号码】:77212
【郑码查询】:xmrr
【gb2312码】:C4E1
【Big5编码】:A5A7
【uci-code】:CJK 统一汉字 U+5C3C
【首尾分解】:尸匕
【部件分解】:尸匕
【造字法】:会意
【汉字结构】:左上包围结构
【汉字五行】:火
【汉字笔顺】:フ一ノノフ
【笔顺编号】:51335
【笔顺读写】:折横撇撇折
【常用词组】:
1. 尼 [ní] 尼 [ní]
尼采 ní cǎi[Nietzsche,Friedrich] (1844-1900) 德国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家,主张唯意志论,提倡超人哲学,反对民主、社会主义和妇女解放运动,歌颂战争。他的思想后来成了德国法西斯主义的理论根据。他以太阳自命,后发疯而死 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 尼姑 ní gū[Buddhist nun] 佛教修行的女子 尼龙 ní lóng[nylon] 含有聚酰胺的各种合成纤维,以熔融或溶解法做成短纤维、长丝硬毛或薄板 尼罗河 ní luó hé[Nile River] 非洲众河之父,世界最长的河流。长约6670公里,流域面积287万平方公里,注入地中海
【详细解释】:
1. 尼 [ní] 2. 尼 [nǐ] 尼 [ní]
〈形〉 (会意。从尸,匕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个人亲昵的样子。本义:亲近,亲昵) 同本义。后作“昵” [very intimate]尼,从后近之也。——《说文》尼,近也。——《小尔雅》。按,近昵之意,字亦作昵。不避远尼。——《尸子》 安定,平和 [peaceful]尼,安也。——《尔雅》尼,和也。——《广雅》竟界尼康。——《隶释·祝睦后碑》 〈名〉 尼姑,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是梵语“比丘尼”(Bhidsunt)的简称 [nun]人道为尼,遂居此寺。——《洛阳伽蓝记·胡统寺》 又如:僧尼(和尚和尼姑);尼寺(尼姑所住的寺院);尼房(尼姑所居处);尼坛(尼姑受戒的地方) 尼山 [Ni Hill,believed to be birthplace of Confucius] 。如:尼丘(尼邱。山名,即尼山,在山东曲阜县东南。相传为孔子出生地。故孔子名丘,字仲尼);尼圣(对孔子的尊称);尼轲(孔子和孟子的并称);尼聃(儒家创始人仲尼和道家创始人老聃的并称);尼首(谓人头像尼丘山,中低四方高) 另见 nǐ 尼 [nǐ]
〈动〉 阻止;阻拦 [impede]淫嚣不静,当路尼众。——《墨子》 又如:尼行(停止或阻止前进);尼阻(阻止,阻碍) 另见 ní
【字源来历】: “尼”字最初表示两人亲近。《说文》: “尼,从后近之。”虽未见甲骨文单独的 “尼”字, 但从“尼” 义的字有“昵、迡、𢓚”等。其中 “迡”也释作因亲昵而动作迟缓的 “迟” (见 “迟”字释条)。“尼”字是二人用臀部相摩挲而表示亲近。加 “彳”或 “辶”都是表示行动、动作。“尼”字《侯马盟书》写作“ ” , 基本字形与甲骨文相同, 为了强调是臀部、 下身的接触, 在两个人的下身各加一指事符号。由于“尼”字后来转指出家的女僧(尼姑),小篆在 “尼” 字旁加一 “日” 字成 “昵” 。又因亲昵是个人隐私,将藏匿的“匿” 与 “日” 合成 “暱” 字,并明确指出: “暱,日近也。从日,匿声。《春秋传》曰: 私降暱燕。昵,或从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