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 [zhī] [qí] 字“枝”的解释和评论
|
【四角号码】:44947
|
【郑码查询】:fexs
|
【gb2312码】:D6A6
|
【Big5编码】:AA4B
|
【uci-code】:CJK 统一汉字 U+679D
|
【首尾分解】:木支
|
【部件分解】:木十又
|
【造字法】:形声;从木、支声
|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
【汉字五行】:木
|
【汉字笔顺】:一丨ノ丶一一フ丶
|
【笔顺编号】:12341254
|
【笔顺读写】:横竖撇捺横竖折捺
|
【常用词组】:
|
1. 枝 [zhī]枝 [zhī] - 枝杈 zhī chà[branch;twig] 植物主干上杈出的旁枝
- 枝辞,枝词
- 枝繁叶茂 zhī fán yè mào枝叶繁密茂盛。
- 枝节 zhī jié [complications;minor matter]∶比喻有关的但次要、琐细的事情枝节由此生出
- 枝节问题 zhī jié wèn tí [side issue]∶旁出或附带的问题
- 枝蔓 zhī wàn[branches and tendrils (symbolic of confusing)] 枝条和藤蔓,比喻纠缠牵连或烦琐纷杂枝蔓不切者即行删除
- 枝梢 zhī shāo[the tip of a branch] 树枝的顶端
- 枝条 zhī tiáo[branch] 同枝 1
- 枝梧,枝捂
- 枝桠,枝丫
- 枝叶 zhī yè [branches and leaves]∶枝条和树叶那棵大树枝叶茂盛
- 枝子 zhī zǐ[twig] 由植物的主干或次主干上分出来的较细的茎
|
|
【详细解释】:
|
1. 枝 [zhī]枝 [zhī] 〈名〉- (形声。从木,支声。本义:主干上分出的茎条)
- 同本义 [branch]枝,木别生条也。——《说文》草荄之枝。——《素问·移精变气论》千朵万朵压枝低。——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不蔓不枝。——宋· 周敦颐《爱莲说》明月别枝惊鹊。——宋· 辛弃疾《西江月》正用一枝鸣。——宋· 洪迈《容斋续笔》
- 又如:枝任(树叶多的树枝);枝末(树枝的梢头);枝主(枝条和主干);枝杪(树木枝条的梢头);枝柯(枝条);枝干(树枝和树干)
- 古代指嫡长子以外的宗族子孙 [collateral branch]《诗》云:“本枝百世。”——《左传·庄公六年》
- 又如:枝庶(嫡长子以外的支系);枝嗣(旁支的子孙);枝萼(枝上的花萼。喻宗族旁支)
- 通“肢”。人的手足与鸟兽翼足的总称[limb]四枝坚固。——《管子·内业》若生四枝。——《荀子·儒效》人之有形体四枝。——《吕氏春秋·圜道》
〈量〉- 通常是细长的从树主干或大枝上长出的细茎或者由植物芽苞长出的嫩茎或部分 [spray]竹外桃花三两枝。——宋·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又如:一枝苹果花
- 小的由植物芽苞长出的嫩茎或部分 [sprig]。如:一枝月桂;一枝欧芹
- 用于指杆状的东西,与“支”通。现常用“支”。如:一枝步枪;一枝笔;一枝蜡烛
|
|
|
【字源来历】: “支” 是 “枝” 的初文,本指树木的枝杈、枝条。《说文》 : “支,去竹(叶)之枝也。” “枝,木别生条也。从木,支声。” 甲骨文写作“” , 正是 “” (又, 手形)持 “ ” (树木没有根须, 树枝)的形状。 “说文古文” 写作 “” , 象手抓连根的树木形, 字义尚通。 小篆写作 “” , 正是《说文》所谓 “手持半竹” 形。 由于 “支” 有分歧义,小篆另加 “木” 成 “”(枝)字。 隶书(汉帛书、 《校官碑》 、 《曹全碑》 )分别写作 “、 、 ” , 成为今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