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新华字典

   拼音检索   偏旁检索   申请收录

本站新华字典共收录20000多个汉字,可以直接搜索,也可以按拼音(拼音搜索,无需输入声调)和部首检索,而且不但可以方便地查询到汉字的字意和相关解释,还可以查询到汉字的读音、笔画、笔顺、部首等,此外还可以查询到汉字的字源(汉字起源来历)、真人发音、注音、五笔编码、仓颉编码、郑码、Unicode编码、四角号码等等。这里列举一批异体字𠂆,亲可单击或复制到搜索框中搜索其意。

[ěr]

字“耳”的解释和评论
【四角号码】:10400
【郑码查询】:ce 【gb2312码】:B6FA
【Big5编码】:A6D5
【uci-code】:CJK 统一汉字 U+8033
【首尾分解】:一一
【部件分解】:耳 【造字法】:象形
【汉字结构】:单一结构
【汉字五行】:火
【汉字笔顺】:フ丨一丨一丨一
【笔顺编号】:122111
【笔顺读写】:横竖竖横横横
【常用词组】:
  • 耳巴 ěr bā 〈方〉
  • 耳报神 ě bào shén指暗中通风报信的人。
  • 耳背 ěr bèi[hard of hearing] 耳朵听力不大好。又说耳闭
  • 耳边风 ěr biān fēng在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 耳鬓厮磨 ěr bìn sī mó鬓:鬓发;厮:互相;磨:擦。耳与鬓发互相摩擦。形容相处亲密。
  • 耳不离腮 ěr bù lí sāi[intimate] 接近,亲密别人说他俩是耳不离腮,影不离形,好的活像一个人。--李文元《婚事》
  • 耳沉 ěr chén[hard of hearing] 〈方〉∶听力弱。也说耳朵沉
  • 耳垂 ěr chuí[earlobe] 人或某些类人猿的耳廓的下垂部
  • 耳戳 ěr chuō[bit] 耳上的三角形戳(如用来识别牛)
  • 耳聪 ěr cōng[have good auditory sensation] 听觉敏锐
  • 耳聪目明 ěr cōng mù míng聪:听觉灵敏;明:眼力敏锐。听得清楚,看得明白。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 耳朵 ěr duǒ[ear] 人和哺乳动物的听觉与平衡器官
  • 耳朵软 ěr duǒ ruǎn[be susceptible to flattery;credulons] 指容易听信别人的话
  • 耳房 ěr fáng[side room] 与正房相连的左右两旁的小房子原来主夫人时常居坐宴息,亦不在这正室,只在这正室东边的三间耳房内。--《红楼梦》
  • 耳粪 ěr fèn[earwax] 〈方〉∶外耳道分泌物的干黄色结节
  • 耳根 ěr gēn [ear root]∶耳廓的根端
  • 耳垢 ěr gòu[cerumen] 来自外耳腺体的黄色蜡样分泌物,通称耳屎
  • 耳刮子,耳掴子
  • 耳光 ěr guāng[a box on the ear;a slapon the face] 用手打在耳朵附近的部位叫打耳光一记耳光
  • 耳号 ěr hào[swallow fork] 在动物耳尖上切掉一个小三角而作成的耳记
  • 耳红面赤 ěr hóng miàn chì耳朵和面部都红了。形容过于用力、情绪激动或羞愧时的脸色。
  • 耳环 ěr huán[earring] 用金属或玉石制成的戴在耳垂上的装饰品
  • 耳机 ěr jī[earphone] 任一种能将电能转换为声波并可戴在耳上或插入听道口的器件
  • 耳记 ěr jì[earmark] 在耳上作的,尤其在家畜的耳上作的辨认记号(如剪出的或划割的)
  • 耳际 ěr jì[the ear] 耳畔一想到金牌,《国歌》就在我耳际回响
  • 耳科 ěr kē[ear department] 专治耳朵疾病的诊室
  • 耳廓 ěr kuò [auricle]∶外耳部分,形如喇叭,有收集声音之功
  • 耳力 ěr lì[hearing power] 耳朵辨音的能力
  • 耳聋 ěr lóng[deafness] 听不见声音
  • 耳门 ěr mén [antilobium]∶即耳屏。外耳孔前的小瓣
  • 耳鸣 ěr míng[tinnitus] 由于疾患而觉得耳朵里有外界并没有的嗡嗡声
  • 耳膜 ěr mó[eardrum] 鼓膜
  • 耳目 ěr mù[listen and see;ear and eye]∶耳朵与眼睛;耳闻目睹耳目之明,如是其狭也。--《荀子.君道》
  • 耳目一新 ěr mù yī xīn耳目:指见闻。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
  • 耳剽 ěr piāo[hearing information] 指耳闻所得亦且耳剽日久。--《汉书》
  • 耳热 ěr rè[ears flush from excitement] 兴奋等所致的耳部充血发热怪不得昨天耳热,原来你说我了
  • 耳濡目染 ěr rǔ mù rǎn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 耳软 ěr ruǎn[easily influenced by others] 容易被别人的话说动,轻信
  • 耳软心活 ěr ruǎn xīn huó比喻自己没有一点主见,就是相信别人的话。
  • 耳塞 ěr sāi
  • 耳塞 ěr sāi
  • 耳生 ěr shēng[sound unfamiliar] 由于从未或很少听见过而听着生疏(跟耳熟相对)
  • 耳石 ěr shí [otolith]∶脊椎动物的内耳或无脊椎动物的听泡中的一种石灰质结石,在许多真骨鱼中尤为显著,形成坚硬的体质,在大多数较高等的脊椎动物中则为石灰质小耳沙块物质
  • 耳食 ěr shí[believe all that one hears] 轻信别人的话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史记.六国年表序》
  • 耳屎 ěr shǐ[earwax] [口]∶耳垢
  • 耳饰 ěr shì[earring] 挂在耳上的饰物
  • 耳熟 ěr shú[sound familiar] 以往曾听到过,声音很熟悉这个地方很耳熟
  • 耳熟能详 ěr shú néng xiáng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 耳顺 ěr shùn [sixty years of age]∶指人到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来用耳顺指人六十岁年近耳顺
  • 耳套 ěr tào[earmuff] 一副由布带、松紧带或柔软的金属带连在一起用来防寒的遮耳物
  • 耳提面命 ěr tí miàn mìng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 耳听八方 ěr tīng bā fāng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
  • 耳挖 ěr wā[spud] 挖耳垢的小勺儿
  • 耳挖子 ěr wā zǐ[earpick] 掏耳垢用的小勺儿
  • 耳闻 ěr wén[hear of (about)] 耳朵所听到的;亲耳闻听他的一些事我早有耳闻
  • 耳闻不如目见 ěr wén bù rú mù jiàn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
  • 耳闻目睹 ěr wén mù dǔ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 耳蜗 ěr wō[cochlea] 内耳骨迷路的一部分,形如蜗牛壳,主要由缠绕骨性中轴约两圈半的蜗螺旋状骨管组成,具有感音、传音和初步分析声音的功能
  • 耳熏目染 ěr xūn mù rǎn[be unconsciously influenced by what one hears and sees] 指见闻熏染多了就能不自觉受影响
  • 耳炎 ěr yán[otitis] 耳的炎症
  • 耳音 ěr yīn[hearing] 耳朵听到的声音;耳朵辨音的能力
  • 耳语 ěr yǔ[whisper] 凑近耳朵小声说话低头共耳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 耳针 ěr zhēn[ear-acupuncture] 在耳穴上扎针治疗疾病;带有环状柄的短头针灸针,专用于耳朵,多用胶布粘贴长时间留针
  • 耳轴 ěr zhóu [trunnion]∶为旋转或倾斜 某物而装在支承上的枢轴或心轴
  • 耳坠子 ěr zhuì zǐ[eardrop] 又叫耳坠儿,多指带着坠儿的耳环
  • 耳子 ěr zǐ [ear] 金属板在冲压成形时因疏忽而形成的突起的端部缺陷
【详细解释】:
〈名〉

  •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耳朵)
  • 同本义 [ear]耳,主听也。——《说文》耳者,肾之候。——《白虎通·情性》耳者,心之候。——《春秋·元命苞》耳目者,心思之助也。——《鬼谷子·权篇》坎为耳。——《易·说卦》忠言逆耳利于行。——明· 刘基《苦斋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宋· 苏轼《石钟山记》
  • 又如:耳目官(指耳、目两种器官);耳斡儿(亦作“耳挖子”。掏耳垢的小勺,另一头有尖头);耳朵垂子(借指耳窝);耳根厢(耳边);耳顺(六十岁)
  • 听觉,听力 [sense of hearing]。如:耳识,耳性(记性);耳重(重听。耳朵听觉不灵敏);
  • 耳状的东西 [an ear-like thing]。如:索耳;吊耳;木耳;银耳;虎耳草;耳杯(两侧有便于拿取的耳提的杯子)
  • 谷物在雨淋后所生的芽 [sprout(of grain on the cereal)]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父无消息。——杜甫《秋雨叹三首》
  • 位置在两旁的如:耳门;耳房
〈动〉

  • 听到,听说 [hear;listen]。如:耳食之学(传闻中得到的浮浅知识);耳顽(听不进去);耳生(听来生疏);耳决(犹耳闻)
  • 附耳而语 [whisper]。如:耳言(犹耳语);耳报(暗中报告,私下传言);耳提面命(当面讲,甚至揪着耳朵讲。比喻教导得殷勤恳切)
  • 通“佴”。退后,居次 [withdraw]人自为种而天下耳。——《庄子·天运》
  • 表示限制,相当于“而已”、“罢了” [that is all]技止此耳。——唐· 柳宗元《三戒》止增笑耳——《聊斋志异·狼三则》子曰∶“二三子! 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三十里耳。——《史记》
  • 表示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如同“矣”,相当于“了”、“啊”、“也”田横,齐之壮士耳。——《资治通鉴》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史记》
  •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而”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而忘家,公耳忘私。——贾谊《治安策》
【字形演变】: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古玺文联;

小篆耳;

小篆联;

三体石经;

隶书
【字源来历】:

“耳” 是听觉和平衡器官。《说文》 : “耳,主听也。象形。” 甲骨文、金文字形近似, 顺序写作“” , 正象一只耳朵的形状。小篆、 《三体石经》写作 “” , 已不如甲、 金文直观。 隶书逐步写作“” , 成为今文。“联” 与 “连” 音同义近。《说文》 : “联,连也。从耳连于颊也。从丝, 丝连不绝也。 ”古玺文、小篆写作“” , 字形略异, 字素相同,均由 “耳” 和 “丝”组成。一指耳与脸颊相连,二指用丝将(犯人、俘虏)的耳朵穿在一起,反映了古代战争中一种记功方法。参看“聝” 释文。



手机站 友情链接 在线成语词典 (推荐使用“谷歌浏览器”,或兼容IE10、IE11内核的360等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