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新华字典

   拼音检索   偏旁检索   申请收录

本站新华字典共收录20000多个汉字,可以直接搜索,也可以按拼音(拼音搜索,无需输入声调)和部首检索,而且不但可以方便地查询到汉字的字意和相关解释,还可以查询到汉字的读音、笔画、笔顺、部首等,此外还可以查询到汉字的字源(汉字起源来历)、真人发音、注音、五笔编码、仓颉编码、郑码、Unicode编码、四角号码等等。这里列举一批异体字𠂆,亲可单击或复制到搜索框中搜索其意。

[yí]

字“仪”的解释和评论
【四角号码】:24203
【郑码查询】:nsos 【gb2312码】:D2C7
【Big5编码】:BBF6
【uci-code】:CJK 统一汉字 U+4EEA
【首尾分解】:亻义
【部件分解】:亻义 【造字法】:形声;从亻、义声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汉字五行】:木
【汉字笔顺】:ノ丨丶ノ丶
【笔顺编号】:32434
【笔顺读写】:撇竖捺撇捺
【常用词组】:
  • 仪表 yí biǎo [appearance;bearing looks]∶人的外表仪表不凡
  • 仪表堂堂 yí biǎo táng táng仪表:人的外表,风度;堂堂:仪容庄严大方的样子。形容人的容貌端正。
  • 仪凤 yí fèng[the title of Emperor Gaoxong's reign in Tang Dynasty] 唐高宗李治年号(公元676-679年)
  • 仪观 yí guān[appearance] 容貌;仪容
  • 仪节 yí jié [ceremony]∶仪式礼节婚姻亦有一定仪节,其中抢婚是项特别的习俗
  • 仪器 yí qì[instrument;apparatus] 为某一特定用途所准备的一套装置或机器
  • 仪容 yí róng[appearance;bearing;looks] 人的外貌,尤指动人的或健康的外貌
  • 仪式 yí shì[ceremony;function;rite] 典礼的秩序形式开学典礼仪式
  • 仪态 yí tài[bearing;deportment;] 姿态;容貌;风度仪态万方
  • 仪刑 yí xíng [follow]∶效法;法式仪刑文王,万邦作孚。--《诗.大雅.文王》
  • 仪仗 yí zhàng[flags,weapons,etc.;carried by a guard of honour] 指护卫所持的旗帜、伞、扇、武器等
  • 仪仗队 yí zhàng duì[guard of honor;of the three services;colour guard] 手持仪仗的队伍
【详细解释】:
〈名〉

  • (形声。从人,义声。本义:容止仪表)
  • 同本义 [appearance;bearing]令仪令色,小心翼翼。——《诗·大雅》。郑玄笺:“善威仪,善颜色。”心质平理,其仪安闲。——《人物志》
  • 又如:仪状(容貌形状);仪观(容貌威仪);仪宇(仪容;器量);仪缀(威仪,外观);仪止(仪表举止);仪采(仪表风采);仪相(仪表容貌);仪形(仪容;形体);仪状(仪容形状);仪望(仪容;外表);仪干(仪容体格);仪操(仪容节操);仪举(仪容举止)
  • 法度;礼法 [law;moral standard]仪,度也。——《说文》。徐锴系传:“度,法度也。”置此以为法,立此以为仪,将以量度天下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与不仁,譬之犹分黑白也。——《墨子》所以宣布哲人之令德,示民轨仪也。——《国语》
  • 又如:仪刑(法式,作为模范);仪令(法令);仪准(法度标准);仪则(法则);仪司(泛称地方司法机构)
  • 典范;表率 [model]望三五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楚辞》上者,下之仪也。——《荀子》
  • 又如:仪范(作为典范);仪象(以为模式);仪形(典范;楷模);仪型(楷模,典范)
  • 礼仪。仪式;礼节 [ceremony;rite;etiquette]礼仪卒度。——《诗·小雅·楚茨》肄仪为位。——《周礼·春官·小宗伯》十六知礼仪。——《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 又如:礼仪(礼节和仪式);仪部(礼部);仪文(礼仪的形式);仪位(礼仪、爵位);仪检(礼仪法式);仪台(行礼仪的高台);仪序(礼仪的秩序);仪制(礼仪制度及其具体规定)
  • 仪仗 [guard of honor]仪马之设,自汉始也。——《事物纪原》
  • 又如:仪马(仪仗队的马);仪刀(皇帝仪仗中所用的刀);仪剑(仪卫所持之剑);仪卫(仪仗与卫士的统称);仪驾(皇太后、皇后的仪仗)
  • 礼物,馈赠给某人或单位的钱或物 [present]且出此间,备些祭仪。——《古今小说》
  • 又如:寿仪;谢仪
  • 测量和记录观察量现时值的装置 [meter;instrument]。如:爆燃仪;应变仪;子午仪
〈动〉

  • 取法;效法 [follow]仪肖曹之指挥,羡张陈之奇画。——《抱朴子》
  • 又如:仪式(取法)
  • 拟想;推测;忖度 [conjecture]皆心仪霍将军女。——《汉书·外戚孝宣许皇后传》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国语》
  • 又如:仪图(揣想,忖度)
  • 匹配 [match]我仪图之。——《诗·大雅·庶民》。笺:“仪,匹也。”丹朱凭身以仪之。——《国语·周语上》。韦昭注:“仪,匹也。”帝体丽明,仪表作贰。——《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
  • 又如:仪比(比拟;比匹)
  • 测度 [measure]。如:仪天(测候天体);仪衡(测度衡量)
【字形演变】: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楚帛书;

秦简;

小篆义;

小篆仪;

小篆羛;

隶书义;

隶书仪
【字源来历】:

“义”和“仪”最初是同一字,指礼节、仪式。《说文》:“义,己之威仪也。”甲骨文、金文、小篆1字形虽有不同,但字素完全一样:上边是“羊”,下边是“我”。“羊”是最温顺善良的动物和美味,用“羊”表示美、善。“我”是仪仗类兵器“三叉戟”。用“羊”和仪仗组合的“羲”字,正可表示美好的仪表和礼仪。小篆2用“弗”(弗是扎成束的箭杆,在这里表示有规矩的兵)取代“三叉戟”,字义可通。后另加“人”旁成“仪”字,“义”字则转指有公益性的品德、行为。隶书(汉《曹全碑》、《礼器碑》)分别写作“” ,以平直的笔画、特有的波磔笔锋将“义、仪”带入今文时代。



手机站 友情链接 在线成语词典 (推荐使用“谷歌浏览器”,或兼容IE10、IE11内核的360等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