豸 [zhì] 字“豸”的解释和评论
|
【四角号码】:20222
|
【郑码查询】:pqa
|
【gb2312码】:F5F4
|
【Big5编码】:CBA4
|
【uci-code】:CJK 统一汉字 U+8C78
|
【首尾分解】:丿丿
|
【部件分解】:豸
|
【造字法】:象形
|
【汉字结构】:单一结构
|
【汉字五行】:火
|
【汉字笔顺】:ノ丶丶ノフノノ
|
【笔顺编号】:3443533
|
【笔顺读写】:撇捺捺撇折撇撇
|
|
【详细解释】:
|
〈名〉- 本指长脊兽,如猫、虎之类。引申为无脚的虫,体多长,如蚯蚓之类 [an insect without feet or legs]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尔雅》
- 又如:豸豸(兽背隆长的样子)
〈动〉- 通“解”。解决 [solve]使子逞其志,庶有豸乎。——《左传》
|
|
|
【字源来历】: “豸”是个部首字。指虎豹类长脊椎猛兽。《说文》: “豸,兽长脊,行豸豸然, 欲有所司伺杀形。 ” 甲骨文写作 “ 、 ” , 正是巨口修身的野兽形象。 金文(偏旁)进一步突出了巨口的威猛形状。 小篆规范为 “” , 遂定形,至今文而无大变。后多作部首使用,如“豹、貓、豺、貉、貍”等。“貘” 是一种生活在南方的野兽。《说文》: “貘,似熊而黄黑色,出蜀中。 从豸, 莫声。 ” 甲骨文和小篆写作 “ 、 ” , 形符是 “豸” , 声符是表示黄昏的 “暮” 。或因此种动物日落时出来觅食而用 “暮、豸”表示。“貙”是一种像狸猫的野兽。《说文》: “貙,貙獌,似狸者。从豸,区声。 ”金文和小篆写作 “、 ” , 由 “豸” 和 “区” (驱的省文)组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