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新华字典

   拼音检索   偏旁检索   申请收录

本站新华字典共收录20000多个汉字,可以直接搜索,也可以按拼音(拼音搜索,无需输入声调)和部首检索,而且不但可以方便地查询到汉字的字意和相关解释,还可以查询到汉字的读音、笔画、笔顺、部首等,此外还可以查询到汉字的字源(汉字起源来历)、真人发音、注音、五笔编码、仓颉编码、郑码、Unicode编码、四角号码等等。这里列举一批异体字𠂆,亲可单击或复制到搜索框中搜索其意。

[yòu]

字“幼”的解释和评论
【四角号码】:24727
【郑码查询】:zzym 【gb2312码】:D3D7
【Big5编码】:A5AE
【uci-code】:CJK 统一汉字 U+5E7C
【首尾分解】:幺力
【部件分解】:幺力 【造字法】:会意;从幺、从力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汉字五行】:土
【汉字笔顺】:フフ丶丶丶丶フノ
【笔顺编号】:55453
【笔顺读写】:折折捺折撇
【常用词组】:
  • 幼虫 yòu chóng[larva] 从昆虫卵内孵化出来的幼小生物体,形态跟长成的昆虫不同
  • 幼儿 yòu ér [the young;child]∶从一足岁到六七岁的小儿
  • 幼儿园 yòu ér yuán[infant school;kindergarten]一种学前教育机构,通常招收四岁至六岁的儿童
  • 幼功 yòu gōng[skills formed in childhood] 年纪很小时练就的功夫
  • 幼狐 yòu hú[cub] 亦指某些其他幼兽(如熊,狼,狮,虎,有时还包括鲸或鲨)
  • 幼教 yòu jiào[preschool education] 幼儿教育的简称
  • 幼驹 yòu jū[pony] 刚出生不久的牲畜
  • 幼林 yòu lín[young growth] 尚未长成的树林
  • 幼苗 yòu miáo[seedling] 小于幼树的树苗
  • 幼嫩 yòu nèn [small and tender]∶柔弱、稚嫩幼嫩的小脸儿
  • 幼年 yòu nián[infancy;childhood] 年纪幼小
  • 幼时 yòu shí[childhood] 童年、儿时
  • 幼体 yòu tǐ[larva] 在母体内或脱离母体不久的幼小生物
  • 幼童 yòu tóng[runabout] 幼儿
  • 幼小 yòu xiǎo[immature] 年幼幼小的心灵
  • 幼稚 yòu zhì [under age;young]∶年纪小
  • 幼稚病 yòu zhì bìng [infantilism]∶在成人生活中对于儿童般的身体、心理或情绪特征的保留;尤指不能达到性的成熟
  • 幼稚园 yòu zhì yuán[infant school;kindergarten] 旧称。现称幼儿园
  • 幼子 yòu zǐ[the youngest son] 幼小的儿子弱妻幼子
【详细解释】:
〈形〉

  • (会意。从幺( yāo),从力。幺,小。年幼力小。本义:幼小) 同本义 [young]幼,小也。——《说文》幼,稀也。——《尔雅》人生十年曰幼。——《礼记·曲礼》子幼。——《仪礼·丧服》。注:“谓年十五以下。”慈幼为其近于子也。——《礼记·祭义》幼原耳。——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吾幼且少。——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自幼好武术。——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余幼好书。——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 又如:幼主(年幼的君主);幼少(幼小);幼志(幼年时的志向);幼君(年幼的君主);幼孤(年幼的孤儿);幼累(指年幼的儿女);幼蒙(年幼);幼愿(年幼而谨慎老实);幼龄(幼年);幼碎(幼弱);幼学(幼时的学业);幼虫
〈名〉

  • 小孩儿 [child]携幼入室。——陶潜《归去来兮辞》扶老携幼。——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清· 林觉民《与妻书》
  • 又如:幼壮(青少年时期);幼科(中医指小儿科,也叫“小方脉科”);幼妇(少女。借指“妙”字);幼孺(孩童)
〈动〉

  • 爱护 [cherish]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赵岐注:“幼,犹爱也。”幼幼长长,顺天则也。——明· 刘基《沙班子中兴义塾诗》序
【字形演变】: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金文1;

金文2;

小篆;

汉帛书;

隶书1;

隶书2
【字源来历】:

“幼” 指少小。《说文》: “幼,少也。从幺,从力。” 甲骨文写作“” , 其中 “” (幺)是丝, 表示细小, “” (力)是手臂形,会意力量象丝一样细小的必是幼儿。金文或将“幺” 和 “力”合为一体写作 “” ; 或用 “幽”作声符, “子”作形符, 写作 “” , 成为“从子, 幽声” 的形声字。 小篆从 “幺、 力” 写作 “” 。 隶书(汉《孔宙碑》 )等写作 “” , 成为今文。图为“象形字书画” 造形



手机站 友情链接 在线成语词典 (推荐使用“谷歌浏览器”,或兼容IE10、IE11内核的360等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