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 [shù] 字“束”的解释和评论
|
【四角号码】:50906
|
【郑码查询】:fjvv
|
【gb2312码】:CAF8
|
【Big5编码】:A7F4
|
【uci-code】:CJK 统一汉字 U+675F
|
【首尾分解】:木口
|
【部件分解】:束
|
【造字法】:会意;从口、从木像用绳索把木柴捆起来
|
【汉字结构】:单一结构
|
【汉字五行】:金
|
【汉字笔顺】:一丨フ一丨ノ丶
|
【笔顺编号】:1251234
|
【笔顺读写】:横竖折横竖撇捺
|
【常用词组】:
|
- 束带 shù dài [band]∶腰带一类的带子
- 束发 shù fà [tie up hair]∶系结头发
- 束缚 shù fù[tie;bind;commit] 捆绑,指约束限制先生救我时,束缚我足,闭我囊中。--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 束身 shù shēn [self-restrained]∶约束自己,不放纵束身自修
- 束手 shù shǒu [have one's hands tied;helpless]
- 束手待毙,束手待死,束手就毙
- 束手就擒 shù shǒu jiù qín束手:自缚其手,比喻不想方设法;就:受;擒:活捉。捆起手来让人捉住。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让人捉住。
- 束手无策 shù shǒu wú cè策:办法。遇到问题,就象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 束狭 shù xiá[narrow] [水道]狭窄河道束狭,只有五米左右
- 束脩 shù xiū[private tutor's emolument] 送给教师的报酬(脩:古时称干肉)其以乘壶酒、束脩、一犬赐人或献人。--《礼记.少仪》
- 束腰 shù yāo[girdle the waist] 为使腰部细瘦而束紧腰部
- 束之高阁 shù zhī gāo gé高阁:储藏器物的高架。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 束装 shù zhuāng[get one's things ready] 收拾行装束装首途
|
|
【详细解释】:
|
〈动〉- (会意。从囗( weí)木。在木上加圈,象用绳索把木柴捆起来。本义:捆绑)
- 同本义 [bind;tie]束,缚也。——《说文》束帛戋戋。——《易·贲》。子夏传:“五匹为束。”束帛俪皮。——《仪礼·士冠礼》。注:“十端也。”贿荀偃束锦。——《左传·襄公十九年》入束矢于朝。——《周礼·大司寇》自行束脩以上。——《论语》墙有茨,不可束也。——《诗·鄘风·墙有茨》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 又如:束刃(捆扎兵器);束刍(捆成一束的干草);束戈卷甲(捆起兵器甲胄。谓缴械投降);束手(捆绑双手);束火,束炬(扎火把);束手束脚(捆住手脚。形容胆子小,顾虑多);束竹(捆成束的竹子);束杖(捆起来的刑具);束载(捆物装车)
- 约束;限制 [restrain;control]强自取柱,柔自取束。——《荀子·劝学》空名束壮士。——李白《留别广陵诸公》
- 又如:检束(检点约束);束累(约束牵累);束躬(约束自己,检点);束约(管束;控制);束持(约束持重);束制(约束克制)
- 收拾;整理 [arrange]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鹤望而计日。——《三国志》注
- 又如:束甲(卷起盔甲,轻装急进。表示要决一死战);束箧(收拾行装);束兵秣马(整顿军队,喂饱战马,形容准备战斗);束囊(收拾行装);束担(收拾行李)
- 搁置 [lay on the shelf;leave aside;put on one side]束书不观,游谈无根。——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
- [名]∶姓
〈量〉- 把,小捆 [bundle;bunch]生刍(草)一束。——《诗·小雅·白驹》
- 又如:一束花
|
|
|
【字源来历】: “束”是捆绑,约束。《说文》: “束,缚也。从口、木。”属会意字。甲骨文1-3写作 “、 、 ” , 象在树木上缠绕绳索, 以示约束; 4-6写作“、 、” , 或加 “手”或加 “丨” (读gǔn, 直木, 棍棒), 表示用手捆绑使其直。金文字形虽多,但均为缠绕木的形状。小篆在 “木” 中间围一圆环,与甲、金文同义。隶书(汉《孔彪碑》 )以直笔方折取代了篆书的弧笔圆折, 写作 “” , 成为今文。 表现约束义的字有 “誎”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