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新华字典

   拼音检索   偏旁检索   申请收录

本站新华字典共收录20000多个汉字,可以直接搜索,也可以按拼音(拼音搜索,无需输入声调)和部首检索,而且不但可以方便地查询到汉字的字意和相关解释,还可以查询到汉字的读音、笔画、笔顺、部首等,此外还可以查询到汉字的字源(汉字起源来历)、真人发音、注音、五笔编码、仓颉编码、郑码、Unicode编码、四角号码等等。这里列举一批异体字𠂆,亲可单击或复制到搜索框中搜索其意。

[bǐ]

字“笔”的解释和评论
【四角号码】:88714
【郑码查询】:mmh 【gb2312码】:B1CA
【Big5编码】:B5A7
【uci-code】:CJK 统一汉字 U+7B14
【首尾分解】:⺮毛
【部件分解】:竹毛 【造字法】:会意;从竹、从毛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汉字五行】:木
【汉字笔顺】:ノ一丶ノ一丶ノ一一フ
【笔顺编号】:3143143115
【笔顺读写】:撇横捺撇横捺撇横横折
【常用词组】:
  • 笔触 bǐ chù[touch;brushwork;style of writing(drawing,etc.)] 书画、文章等的笔法;格调笔触粗犷
  • 笔答 bǐ dá[answer by writing;written reply] 书面回答问题
  • 笔底生花 bǐ dǐ shēng huā[flowery expression] 比喻文章写得生动、出色
  • 笔底下 bǐ dǐ xià[ability to write] 指文章的写作他笔底下来得很快嘛!(就是说他写文章来得快)
  • 笔调 bǐ diào[tone;style] 文章的风格、情调讽刺的笔调
  • 笔端 bǐ duān[artistic conception of writing or painting] 指写文章、写字、绘画时笔的运用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意境一一呈诸笔端
  • 笔法 bǐ fǎ[technique of writing calligraphy or drawing] 写字、作画、写文章的技巧或特色
  • 笔锋 bǐ fēng [tip of a writing style]∶毛笔的尖端
  • 笔杆子 bǐ gǎn zi [penholder]∶笔的手握的部分
  • 笔耕 bǐ gēng[make a living by writing] 旧指依靠抄写或写文章等手段谋生;泛指勤奋写作
  • 笔供 bǐ gòng[written confession] 用文字写出来的供词
  • 笔画,笔划
  • 笔迹 bǐ jì [a persons handwriting]∶各个人所写的字所特有的形体特点;字迹
  • 笔记 bǐ jì
  • 笔记 bǐ jì
  • 笔架 bǐ jià[penholder;pen-rest;pen rack] 搁笔或插笔的架儿
  • 笔尖,笔尖儿
  • 笔力 bǐ lì[vigour of strokes in calligraphy or drawing] 写字、画画、写文章用笔行文的力量;文章的气势笔力雄健
  • 笔录 bǐ lù
  • 笔录 bǐ lù
  • 笔路 bǐ lù [technique of writing,calligraphy or drawing]∶笔法
  • 笔帽[儿] bǐ mào [ér ][the cap of a pen,pencil or writing brush] 套着笔头儿保护笔的套儿
  • 笔名 bǐ míng[pseudonym;pen name] 作者发表作品时用的别名
  • 笔墨 bǐ mò ∶[words or writing]指文字或文章我们的心情难以用笔墨来形容
  • 笔墨官司 bǐ mò guān sī笔墨:指文字或文章。比喻用文字进行的辩论、争执。
  • 笔舌 bǐ shé[position;proposition;views] 宣道立言孰有书不由笔,言不由舌?吾见天常为帝王之笔舌也。--扬雄《法言.问道》
  • 笔试 bǐ shì[written examination] 用书面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考试
  • 笔势 bǐ shì [writing or painting style]∶写、画运笔的风格
  • 笔受 bǐ shòu[write down what is dictated] [古]∶用笔把别人口授的话记录下来
  • 笔顺 bǐ shùn[order of strokes observed in calligraphy] 汉字笔画的书写顺序,一般是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外后内
  • 笔算 bǐ suàn[reckon on paper;written calculation] 用笔写出算式来计算
  • 笔谈 bǐ tán [conversation by writing]∶用文字交换意见或发表见解
  • 笔挺 bǐ tǐng [erect]∶站立的东西不歪斜笔挺的姿势
  • 笔筒 bǐ tǒng[pencontainer;brush pot] 用陶瓷、竹木、等制成的插笔用的筒
  • 笔头,笔头儿
  • 笔误 bǐ wù[clerical error(mistake)] 因疏忽而写了错字,也指因疏忽而写错的字
  • 笔洗 bǐ xǐ[article used in cleaning writing brush] 供洗毛笔用的小盂
  • 笔下 bǐ xià [ability to write]∶指文章的写作笔下生花
  • 笔心,笔芯
  • 笔削 bǐ xuē[improve;raise a literary composition to a better quality] 敬称。请人修改文章留情笔削,敦悦丘、坟。--《晋书.皇甫谧传》
  • 笔译 bǐ yì[written translation] 笔头翻译;用文字翻译(区别于口译)
  • 笔意 bǐ yì[intended conception] 书画、诗文中表现的作者的风格、意趣笔意幽闲
  • 笔友 bǐ yǒu[pen pal] 通信朋友,通常为未见过面而与之友好地继续通信的人
  • 笔札 bǐ zhá [paper and pen]∶纸和笔
  • 笔战 bǐ zhàn[word battle;written polemics] 指通过文字进行论战
  • 笔者 bǐ zhě[the author(writer)] 作者。多用于自称
  • 笔直 bǐ zhí [perfectly straight]∶非常直,没有曲折、弯弧或棱角的笔直的木材
  • 笔致 bǐ zhì[painting and handwriting style] 诗文、书画等用笔的风格
  • 笔资 bǐ zī[reward for writing or painting] 旧时称字画、文章的作者所得的报酬
  • 笔走龙蛇 bǐ zǒu lóng shé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详细解释】:
〈名〉

  • (会意。从竹,从聿。“聿”( yù),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
  • 同本义 [pen]筆,秦谓之筆。从聿从竹。——《说文》。按,此 秦制字。 秦以竹为之,加竹。史载笔,士载言。——《礼记·曲礼》不能竟书而搁笔。——清· 林觉民《与妻书》
  • 又如:毛笔;钢笔;圆珠笔;笔削(修改文章);笔帕之敬(雅洁的礼品);笔楮难穷(文字难以充分表达。楮:纸的代称)
  • 指字画诗文等以笔书写绘制而成的作品 [words;writing]。如:笔圣(超绝凡常的书法家);笔精(指文章精妙)
  • 散文,相对诗而言 [prose]。如:笔文(书面文辞);笔述(文字记述)
  • 笔迹。指组成汉字的点、横、直、钩、撇、捺等而言。亦指字迹 [stroke;touch]。如:“天”字有四笔;笔形(笔画的形状);笔脚(字迹;笔迹)
  • 笔法。曲笔,伏笔 [technique of writing calligraphy or drawing]以细笔钩勒形廓者也。——蔡元培《图画》
〈动〉

  • 书写;记载 [write]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史记·孔子世家》
  • 又如:代笔;笔资(笔头上的功夫);笔吏(专门抄写文字的小吏)
〈量〉

  • 用于款项、书画的量,如:一笔款;三笔账;写得一笔好字
【字形演变】: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金文1;

金文2;

说文籀文;

侯马盟书;

小篆聿;

小篆笔;

隶书聿;

隶书笔
【字源来历】:

“聿”是“笔” 的初文,是用于书写画图的工具。《说文》称: “聿,所以书也。楚谓之聿。” “笔,秦谓之笔。” 甲骨文、金文字形近似,顺序写作“” 。 其中 “”是手的形状, “”是笔的形状, 即手持笔,下端三叉表示乍开的笔毛。属象形字。小篆继承金文字形写作“” , 同时加形符“竹”字, 另作“” , 表示笔杆竹制, 成为“从竹, 聿声” 的形声字。隶书(汉《杨叔恭碑》等)分别写作“” , 成为今文。



手机站 友情链接 在线成语词典 (推荐使用“谷歌浏览器”,或兼容IE10、IE11内核的360等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