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 [fén] 字“焚”的解释和评论
|
【四角号码】:44809
|
【郑码查询】:ffuo
|
【gb2312码】:B7D9
|
【Big5编码】:B549
|
【uci-code】:CJK 统一汉字 U+711A
|
【首尾分解】:林火
|
【部件分解】:木木火
|
【造字法】:会意;从林、从火
|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
【汉字五行】:火
|
【汉字笔顺】:一丨ノ丶一丨ノ丶丶ノノ丶
|
【笔顺编号】:123412344334
|
【笔顺读写】:横竖撇捺横竖撇捺捺撇撇捺
|
【常用词组】:
|
- 焚化 fén huà[incinerate;cremate;burn up] 把尸骨、神像、纸钱等烧掉
- 焚毁 fén huǐ[burn down] 烧坏;烧毁
- 焚烧 fén shāo[burn;set on fire] 烧毁,烧尽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明. 于谦《石灰吟》
- 焚书 fén shū[book burning]销毁被认为在政治上或对社会有害或具有颠覆性的著作或图片,或由有这种思想或行动的人所著的作品
- 焚书坑儒 fén shū kēng rú焚:烧;坑:把人活埋;儒:指书生。焚毁典籍,坑杀书生。
- 焚香 fén xiāng [burn joss sticks]∶烧香焚香拜佛
|
|
【详细解释】:
|
〈动〉- (会意。从火,从林。甲骨文字形,象火烧丛木。古人田猎,为了把野兽从树林里赶出来,就采用焚林的办法。本义:烧山)
- 用火烧山林宿草。 [burn weeds and till]焚,烧田也。——《说文》焚咸丘。——《公羊传·桓公七年》。传:“焚之者何,樵之也;樵之者何,以火攻也。”焚林而田。——《韩非子·难一》
- 烧[burn]焚,烧也。——《广雅》焚如死如弃如。——《易·离》遂从而尽焚之。——《左传·成公十三年》乃焚大槐。——《庄子·外物》。司马注:“谓霹雳时烧大树也。”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汉· 贾谊《过秦论》焚拜如前人。——《聊斋志异·促织》
- 又如:玩火者必自焚;焚舟(烧毁渡船);焚池(祭祀时焚化祭品的器物);焚黄(烧掉黄表纸。祭告家庙祖坟,祷文写在黄表纸上);焚灼(烧、焚烧);焚帛(焚烧纸帛)
- 旧时的一种酷刑。用火烧死 [burn]焚炙忠良。——《书·泰誓上》凡杀其亲者焚之。——《周礼·掌戮》
- 炙;烤 [roast]。如:焚枯(烤煮干鱼);焚枯食淡(烤干鱼,食薄味)
|
|
|
【字源来历】: “焚” 是古代农耕技术,用火烧山林或荒地的野草,除虫积肥。《说文》: “燓 (焚) ,烧田也。” 甲骨文、金文虽字形略异,但均由 “火” 、“林” 、“木” 、“艸” (草)组成,字义十分明显。尤其是甲骨文4-5在火下加一“” (手)或“” (双手), 进一步表明火烧林草是人的行为,非天然野火。小篆在规范和统一字形时,在林间加 “爻”成“棥” (读fán)字,除可烘托被烧田野土色斑驳外,实有添足之嫌。隶书(汉简、晋隶)略去爻赘,伸展笔画,成为今文。“爨”本指烧火煮饭。《说文》: “齐谓之炊爨。” “说文籀文”写作“”,上边是表示灶洞的“冖” ,下边是双手(廾,读gǒng)捧双“木”燃“火”的情景。小篆写作“” , 上边增加了双手持“同”的字符。 《说文》对此释作: “象持甑,冂为灶口。廾推林内火。”一幅双手捧柴点火塞进灶洞煮饭的画图跃然纸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