熯 [hàn] [rǎn] 字“熯”的解释和评论
|
【四角号码】:94885
|
【郑码查询】:uobo
|
【gb2312码】:none
|
【Big5编码】:E663
|
【uci-code】:CJK 统一汉字 U+71AF
|
【首尾分解】:(暂无)
|
【部件分解】:(暂无)
|
【造字法】:(暂无)
|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
【汉字五行】:(暂无)
|
【汉字笔顺】:丶ノノ丶一丨丨一丨フ一一一ノ丶
|
【笔顺编号】:433412212511134
|
【笔顺读写】:(暂无)
|
|
【详细解释】:
|
1. 熯 [hàn]熯 [hàn] 〈形〉- 干燥;干枯 [dry;dried-up]熯,干貌。——《说文》莫熯乎火。——《易·说卦》。王肃注:“火气也。” 崔注:“亦燥也。”荻室熯茨,我孔熯矣。——《管子·禁藏》
- 又如:干熯(干燥)
- 干旱 [arid;dry]。如:熯涸(干旱)
〈动〉- 烘干;烘烤 [toast]。如:以火熯井;熯烘(烘热)
- 焚烧 [burn]。如:熯焚(焚烧。指火攻);熯薪(烧柴火);熯炽(燃烧旺盛);熯造(燃灶,点燃灶火)
- 曝晒 [dry by exposing to the sun]。如:熯种(晒种)
- 〈方〉∶用极少的油煎 [bake by fire with little oil]。如:熯蛋。
|
|
|
【字源来历】: “堇” 和“熯”在甲骨文中是同一字,是古时焚烧活人祭祀求雨。甲骨文写作 “、 、 ” , 象被缚双臂在火上焚烧的人形。 金文至小篆逐渐写作“、 、 、 、 ” , 可以清楚地看到字形演变的痕迹。将下边“火”改为 “土” 是祭祀方式发生的变化,由焚烧活人变为焚烧黏土制成的陶俑。故《说文》称: “堇,黏土也。” “熯,干貌。” 即将黏土制成的泥人烧干。隶书(汉帛书等)写作“、 ” , 已是今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