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shì] 字“是”的解释和评论
|
【四角号码】:60801
|
【郑码查询】:kaii
|
【gb2312码】:CAC7
|
【Big5编码】:AC4F
|
【uci-code】:CJK 统一汉字 U+662F
|
【首尾分解】:日走
|
【部件分解】:日一走
|
【造字法】:会意;从日、从正
|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
【汉字五行】:金
|
【汉字笔顺】:丨フ一一一丨一ノ丶
|
【笔顺编号】:251112134
|
【笔顺读写】:竖折横横横竖横撇捺
|
【常用词组】:
|
- 是非 shì fēi [right and wrong]∶对与错;正确和谬误是非问题
- 是非不分 shì fēi bù fēn[indiscriminate] 分辨不出正确与错误
- 是非曲直 shì fēi qǔ zhí正确还是不正确,有理还是无理。
- 是非之地 shì fēi zhī dì[a place where one is apt to get into trouble;hotbed of rumours] 有麻烦的地方
- 是古非今 shì gǔ fēi jīn是:认为对;非:认为不对,不以为然。指不加分析地肯定古代的,否认现代的。
- 是故 shì gù[consequently;therefore] 因此;所以是故燕虽小国而后忙,斯用兵之效也。-- 宋. 苏洵《六国论》
- 是可忍,孰不可忍 shì kě rěn,shú bù kě rěn是:这个;孰:那个。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 是味儿 shì wèi ér [口]
- 是以 shì yǐ[consequently;therefore] 所以;因此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 是在 shì zài[on] 用作虚词,表示一定时间或一段时间他是在星期一去世的
|
|
【详细解释】:
|
〈形〉-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 同本义 [right]是,直也。——《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而疑是精粗之体。——《礼记·玉藻》。疏:“谓正也。”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易·未济》
- 对的,正确的 [correct]王弗是。——《国语·楚语》。注;“理也。”使目非是,无欲见也。——《荀子·劝学》。注:“谓正道也。”立是废非。——《淮南子·脩务》。注:“善也。”彼人是哉。——《诗·魏风·园有桃》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清· 林觉民《与妻书》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 又如:是非堆(招惹是非的人);是非垓(是非窝);是非涡(矛盾纠纷的中心);是非场(矛盾纠纷场所)
- 概括之词。凡是,任何 [every;any]。如:是人(犹人人,任何人);是事(事事;凡事);是件(件件);是处(到处;处处)
〈代〉- 此,这 [this;that]是谓伐德。——《诗·小雅·宾之初筵》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汉· 贾谊《论积贮疏》
- 又如:是日(此日,这一天);是夕(这天晚上);是处(这里;此处);是长是短(这样长这样短;如此这般);是月(这个月);是年(今年);是可忍,孰不可忍
〈动〉- 赞同;认为正确;肯定 [praise;justify]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清· 刘开《问说》
- 又如:是古非今(崇尚古代的,贬低现代的);是是非非(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指评定是非);各是其是;深是其言
- 订正 [correct]。如:是正(订正;校正)
- 遵从,以为法则 [follow]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荀子》。杨柳桥诂:“《尔雅》:‘是,则也。’”
- 关系词。表示肯定判断之词 [be]正是四国。——《诗·曹风·鸤鸠》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清· 林觉民《与妻书》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 又如:今天是端午节;只能是他来电话
- 表示两种事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宋· 沈括《梦溪笔谈》
- 又如:他不是学生
- 表示陈述的对象属于“是”后面所说的情况。如:院子里是冬天,屋子外是夏天
- 表示所说的几桩事物互不相干。如:对是对,错是错,不能混为一团
- 表示存在 [be;exist]。如:房子前面是禾场
- 表示让步 [be…,but]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宋· 柳永《雨霖铃》
- 又如:料子是好料子,就是贵了点
- 表示适合 [be suit]。如:放的是地方
- 尝试。用同“试” [try]。如:是猜(试猜)
- 像;似 [like;resemble]。如:是言不是语(似说非说;旁敲侧击)
〈副〉- 表示肯定 [certainly;really]。如:是必(一定要;务必);是须(必须,务须);是致(以致;因此);我[是]昨天买的票;他手艺是高明,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
- “是”不重读时,可省略,只表示一般肯定 [just]。如:我[是]问问,没有别的意思
- 用作虚词,在回答问题、命令或要求时表示同意 [yes]。如:是,我很高兴同你一起进午餐
- 很,非常 [very]。如:是处(极为紧张处;到处)
- 表示让步,有虽然的意思 [although]。如:是则(虽然,虽则);是则是(是即是。虽则是)
- 第二小句常有“但是、可是、就是”等词。如:他瘦是瘦,可从来不生病
- 有虽然的意思。用于转折句。如:他早走了,赶是赶不上了
- 表示原因、目的。“是”后可加“因为、由于、为了” [because (of)]。如:他犯错误是[因为]平时太骄傲了
- 选择问句的格式是:“还是…还是…?”“是…还是…?”“…还是…?”“是…是…?” [(whether)…or]。如:今天谁值班?还是你还是小王?
- 或者 [or]
- 回答选择问句,要重复问句的一部分,一般不连“是”字。如:你的表走得快还是慢?——快
- 有时也用完整的“是”字句回答你是上海人还是北京人?——我是北京人
- 回答也可能超出问句的范围。如:你的表走得快还是慢?——不快也不慢
〈名〉- 商业、职业或政府的事务、业务或国务 [affairs]君臣不合,则国是(国家正确的方针大计)无从定矣。——范晔《后汉书》
- 又如:是事(事事,凡事);国是
- 姓
〈助〉- 帮助宾语提前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清· 刘开《问说》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
|
|
【字源来历】: “是”字歧说众多(略)。笔者认为是 “正、直、正对” 义。《说文》称: “是, 直也。从日、正。 ” 甲骨文写作“” , 上边是“日” , 可谓红日当头,下边是两“止” (止即脚、趾),会意日光从头顶直射而下,人影仅剩双脚, 正午、直对义明显。 金文、 “说文籀文” 、石鼓文等分别写作 “、、 ” , 在保留 “日”字当头的基础上, 逐步将两“止”变成“一止” ,即 “正”字。小篆确定为“” 。 隶书以特有的一磔写作“” , 从此成为今文。甲骨文中有一“、 ”字。上边是孩子的 “子” , 下边是表示行走义的趾 “止” 。对其字义诸学者歧说不一。主流说法是下边的 “止” 是后来“辵” (辶)的初文, 子在辶上是“䢊” (读yóu, 即“游” )字。待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