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新华字典

   拼音检索   偏旁检索   申请收录

本站新华字典共收录20000多个汉字,可以直接搜索,也可以按拼音(拼音搜索,无需输入声调)和部首检索,而且不但可以方便地查询到汉字的字意和相关解释,还可以查询到汉字的读音、笔画、笔顺、部首等,此外还可以查询到汉字的字源(汉字起源来历)、真人发音、注音、五笔编码、仓颉编码、郑码、Unicode编码、四角号码等等。这里列举一批异体字𠂆,亲可单击或复制到搜索框中搜索其意。

[jiān] [jiàn]

字“監”的解释和评论
【四角号码】:78102
【郑码查询】:hmlk 【gb2312码】:BCE0
【Big5编码】:BACA
【uci-code】:CJK 统一汉字 U+76E3
【首尾分解】:(暂无)
【部件分解】:(暂无) 【造字法】:(暂无)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汉字五行】:(暂无)
【汉字笔顺】:一丨フ一丨丨ノ一丶丨フ丨丨一
【笔顺编号】:12512531425221
【笔顺读写】:(暂无)
【常用词组】:
(暂无)
【详细解释】:
1. 監 [jiàn]
監 [jiàn]〈名〉

  • (会意。皿目卩会意。象人跪在盆边往水里看自己的影子。是“鉴”的本字)
  • 古镜。也作“鉴” [mirror]搢玉忽,带金监。——《管子·轻重己》明监,所以照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汉· 贾谊《新书·胎教》
  • 古代官署名称(其主管亦称“监”或“少监”) [an imperial office]。如:牧马监;钦天监;国子监
  • 古代官名。多指主管监察的官员 [an ancient official name][黄帝]置左右大监。——《史记·五帝本纪》
  • 又如:监官(国子监、将作监、钦天监等官署的官员);监候(封建时代天文官署的官员)
  • 太监 [(court) eunuch][卫鞅]因景监求见 孝公。——《史记·秦本纪》
  • 又如:监子(宦官)
  • 泛指主管某一项事务的官员 [official]。如:监事(朝廷官署的低级官员)
  • 古代国子监的省称 [the Imperial Academy]。如:监元(国子监学业考试的第一名);监书(国子监刊印的书本);监学(指国子监);监临(清制。乡会试时,除派主考官外,另派一名大员监察试事,称为监临)
  • “监生”的简称 [student of the Imperial Academy]周相公既有才学,何不捐他一个监进场?——《儒林外史》
【字形演变】: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金文鉴;

金文鉴;

金文鉴;

说文古文;

楚简;

小篆监;

小篆鉴;

三体石经;

隶书
【字源来历】:

“监”指古代盛水或冰的大盆。贮水后也用作镜子照面。与 “鉴” 同。《说文》: “监,临下也。” 这里说的 “临下” 就是照面时头部向下看。甲骨文、 金文1-2非常形象地写作“” , 正是人弯腰对水盆照面的画图。金文3-4、小篆将头与身体断开, 写作“” 。 “说文古文”将下边的“皿” (盆)改作“言” ,除属异写外,当是以 “监” 为“鉴” ,自省其言之意。《三体石经》下边的“皿”字虽与甲金文不同,仍可见器皿之形。隶变后各部字素均已失形。“鉴”字是东周前后随着金属材料的普遍使用从“监”字中分流出来的字形。 其发展轨道是 “” 。 其1与 “监” 字相同; 其2在器皿上加一金属的 “金” ,表示金属制造; 其3将金字置于左侧,成为声符,为小篆结构奠定基础。其4小篆定形。图为 “象形字书画” 《监》“监” 与 “鉴” 本为同一字。原指古时盛水或冰的大盆。在未发明铜镜前也用作镜子照面容。甲骨文和金文分别写作“”和“” 。虽字形不尽相同,但均像或距或站弯腰之人形在皿形盛器前映照之态。小篆在统一字形时将人头与身体分开, 写作“” 。 “说文古文” 下作 “言”属异写,亦是以“监” 为 “鉴” 自省其言之意。小篆在确立 “监” 作 “” 的同时另加金属之 “金” 字作“” , 专指映照之器。丁亥正月大熊试纸规格: 高90CM 宽68CM



手机站 友情链接 在线成语词典 (推荐使用“谷歌浏览器”,或兼容IE10、IE11内核的360等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