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新华字典

   拼音检索   偏旁检索   申请收录

本站新华字典共收录20000多个汉字,可以直接搜索,也可以按拼音(拼音搜索,无需输入声调)和部首检索,而且不但可以方便地查询到汉字的字意和相关解释,还可以查询到汉字的读音、笔画、笔顺、部首等,此外还可以查询到汉字的字源(汉字起源来历)、真人发音、注音、五笔编码、仓颉编码、郑码、Unicode编码、四角号码等等。这里列举一批异体字𠂆,亲可单击或复制到搜索框中搜索其意。

[wén]

字“文”的解释和评论
【四角号码】:400
【郑码查询】:so 【gb2312码】:CEC4
【Big5编码】:A4E5
【uci-code】:CJK 统一汉字 U+6587
【首尾分解】:亠乂
【部件分解】:文 【造字法】:象形
【汉字结构】:单一结构
【汉字五行】:水
【汉字笔顺】:丶一ノ丶
【笔顺编号】:4134
【笔顺读写】:捺横撇捺
【常用词组】:
  • 文案 wén àn [official documents and letters]∶指官衙中掌管档案、负责起草文书的幕友,亦指官署中的公文、书信等
  • 文本 wén běn[version;text] 同一文件的不同语言或不同措词的本子这个文件有中、英文两个文本
  • 文笔 wén bǐ [style of writing]∶写作的技巧;文章的风格文笔流畅
  • 文笔流畅 wén bǐ liú chàng[write in an easy and fluent style;write with easy and grace] 文字通顺,读起来不费力 他的文笔流畅,构思敏捷,文字十分流利
  • 文不对题 wén bù duì tí文章里的意思跟题目对不上。指人说话或写文章不能针对主题。
  • 文不加点 wén bù jiā diǎn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 文才 wén cái[literary talent;aptitude for writing] 写作才能
  • 文采 wén cǎi [rich and bright colours]∶错杂艳丽的色彩
  • 文彩四溢 wén cǎi sì yì[iridescent] 具有闪烁的或闪闪发光的性质,使人想到虹彩现象。形容作品典雅两本妙趣横生、文彩四溢的小说
  • 文昌鱼 wén chāng yú[amphioxus;lancelet] 脊索动物,体长两寸多,呈纺锤状,半透明
  • 文抄公 wén chāo gōng[plagiarist] 常指那些剽窃别人作品的人(具讽刺义)
  • 文词 wén cí [language diction]∶指文章词语
  • 文从字顺 wén cóng zì shùn从:服从,顺从;顺:通顺。指文章通顺。
  • 文典 wén diǎn[ancient books and records] 指文献典籍他青年时期博览文典
  • 文电 wén diàn[telegram; text of a telegram;message] 电传;电文
  • 文定 wén dìng[be engaged] 指订婚
  • 文斗 wén dòu[verbal struggle;struggle by reasoning] 以言词、文章等非暴力的形式斗争
  • 文牍 wén dú [official documents and correspondence]∶指公文书信等
  • 文牍主义 wén dú zhǔ yì[red tape] 一种官僚主义作风。不下基层搞调查,而仅在办公室签发文件,想以此来解决实际问题
  • 文法 wén fǎ [grammar]∶语法
  • 文贩 wén fàn[essay-selling profiteer] 卖文赚取钱财的人(含讥讽义)
  • 文房 wén fáng [study]∶书房。借指笔、墨、纸、砚文房四宝
  • 文房四宝 wén fáng sì bǎo俗指笔、墨、纸、砚。
  • 文风 wén fēng [style of writing]∶使用语言文字的风格文风潇洒
  • 文风不动 wén fēng bù dòng一点儿也不动。形容没有丝毫损坏或改变。
  • 文稿 wén gǎo[manuscript;draft] 指一篇文章的初稿或尚未最后确定的稿件
  • 文告 wén gào[statement;proclamation written message] 布告;通告不久将发表新的文告
  • 文工团 wén gōng tuán[song and dance ensemble;art troupe] 从事文艺演出的团体
  • 文官 wén guān[civil official;civil servant;civil service] 非军事官员
  • 文过饰非 wén guò shì fēi文、饰:掩饰;过、非:错误。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 文翰 wén hàn [articles;literary composition]∶文章惠文翰凡数十首。--《三国志.孙贲传》
  • 文豪 wén háo[literary giant;eminent writer;great writer] 杰出的大作家一代文豪
  • 文虎 wén hǔ[phrase riddles] 用文句做谜面的谜语;有文饰的虎形器具
  • 文化 wén huà [culture]∶考古学上指同一历史时期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仰韶文化
  • 文化宫 wén huà gōng[palace of culture;cultural palace] 一种文化娱乐场所,一般规模较大并有较好设备,设有电影院、讲演厅等
  • 文化馆 wén huà guǎn[cultural centre] 文化活动中心,作用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并给群众文娱活动提供场所
  • 文火 wén huǒ[soft fire;slow fire;gentle heat] 烹调上指微弱的火
  • 文集 wén jí[collected works] 汇集一个作家的诗文而成的书
  • 文籍 wén jí[books] 文章典籍,泛指书籍
  • 文件 wén jiàn [documents;papers;instruments]∶指公文书信等
  • 文教 wén jiào [culture and education]∶文化和教育文教工作
  • 文经武纬 wén jīng wǔ wěi经、纬:编织物的纵线与横线。指从文武两方面治理国家。
  • 文静 wén jìng[gentle and quiet] 文雅闲静性格文静
  • 文句 wén jù [diction;phraseology]∶文章的词句
  • 文据 wén jù[written pledge] 书面凭据
  • 文科 wén kē[liberal arts;the humanities] 科举制时以经学考选文士之科,别于武举而言。教学上指历史、哲学、文学、语言、经济等学科
  • 文库 wén kù[a series of books issued in a single format by a publisher;library] 指丛书(多用做丛书名) 《小学生文库》
  • 文侩 wén kuài[literary prostitute] 以舞文弄墨来投机钻营的人
  • 文理 wén lǐ [unity and coherence in writing]∶指文章内容和行文方面的条理文理皆有可观。--宋. 王安石《伤仲永》
  • 文律 wén lǜ [temperament or rule of articles]∶文章的音律或法则
  • 文脉 wén mài[unity and coherence in writing] 文章的线索
  • 文盲 wén máng[analphabet;illiterate person] 已成年的不认识字的人
  • 文面 wén miàn[tattooed face] 在流放、发配的犯人脸上刺上带颜色的花纹或图形,以防逃走
  • 文名 wén míng[the fame of being good at writing;literary fame] 因文章写得好而获得的名声他们俩很有文名
  • 文明 wén míng [civilization;culture]∶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物质文明
  • 文明棍,文明棍儿
  • 文明戏 wén míng xì[modern drama;modern play] 中国早期话剧,本世纪初曾在上海一带流行。演出时无正式剧本,可即兴发挥
  • 文墨 wén mò [writing]∶指写文章、著述等家中文墨。--清. 袁枚《祭妹文》
  • 文痞 wén pǐ[literary prostitute;lettered crook] 搬弄文字、混淆黑白的文人(贬义)
  • 文凭 wén píng [diploma]
  • 文气 wén qì
  • 文气 wén qì
  • 文契 wén qì[testament;deed;contract] 旧时买卖房地产、借贷等所立的契约古代的圣像和文契
  • 文情 wén qíng[literary grace and affection] 文采与感情文情俱佳
  • 文人 wén rén [man of letteis;scholar] 指会写文章的读书人文人画士。--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 文人雅士 wén rén yǎ shì[brahmin] 有学问和处事修养的孤高的人
  • 文如其人 wén rú qí rén指文章的风格同作者的性格特点相似。
  • 文弱 wén ruò[gentle and frail-looking] 文雅而体弱文弱书生
  • 文山会海 wén shān huì hǎi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
  • 文身 wén shēn[tattoo] 在人的皮肤上刺绘出有颜色的花纹或图形断发文身
  • 文士 wén shì[man of letters] 读书人;文人
  • 文事 wén shì[culture and education] 关于文化、教育的事务。即文教
  • 文饰 wén shì [rhetoric]∶文辞上的修饰
  • 文书 wén shū [document;official despatch]∶指公文、书信、契约等手把文书口称敕。--唐. 白居易《卖炭翁》
  • 文殊院 wén shū yuàn[Wen Shuyuan,a monastery] 寺庙名
  • 文思 wén sī [the thread of ideas in writing;train ofthoughts in writing]∶指写作的思路
  • 文体 wén tǐ [style;literary form]∶文章的风格古典文体
  • 文恬武嬉 wén tián wǔ xī恬:安闲;嬉:玩乐。文官安闲自得,武官游荡玩乐。指官吏只知贪图安逸享受,吃喝玩乐,不关心国事。
  • 文玩 wén wán[plaything;articles for amusement] 供人玩赏用的器物文玩展览会
  • 文武兼备 wén wǔ jiān bèi同时具有文才和武才,文武双全。亦作“文武兼济”、“文武兼全”。
  • 文武全才 wén wǔ quán cái文才与武功同时具备的人才。
  • 文武双全 wén wǔ shuāng quán文:文才;武:武艺。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
  • 文物 wén wù[cultural relic;cultural treasures] 历代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东西;指礼乐制度
  • 文檄 wén xí[call (summons) to war] 古代用以征召,晓喻或声讨的文书所有文檄。--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 文戏 wén xì[Chinese operas characterized by singing and acting;theatre show without acrobatics] 以唱工、做工为主的戏
  • 文献 wén xiàn[document;literature] 有历史意义或研究价值的书籍
  • 文秀 wén xiù[gentle and pretty] 文静秀丽她很娴静,一身文秀之气
  • 文选 wén xuǎn [an official adiministers selecting civil official]∶官名。即吏部文选司郎中。吏部文选司主管选拔文官,文选司郎中是文选司的长官
  • 文学 wén xué [literature]∶用语言文字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小说、散文、戏剧、诗歌等文学之趣味。--蔡元培《图画》
  • 文学作品 wén xué zuò pǐn[literature;literary works] 散文或诗歌或小说或戏剧等形式的作品;尤指形式或表达优美并表现具有永久或普遍兴趣的作品
  • 文雅 wén yǎ[urbanity;refined;cultured;elegant;polished] 温和有礼貌谈吐文雅
  • 文言 wén yán[the literary Chinese;wen-yen] 指在五四之前通行的以古汉语为规范的汉语书面语
  • 文言文 wén yán wén[classical style of writing] 用文言写的文章
  • 文妖 wén yāo[unorthodox essays or writers] 影响社会正统思想的文章或作家
  • 文艺 wén yì [literature and art]∶文学和艺术,有时指文学或表演艺术文艺作品
  • 文艺复兴 wén yì fù xīng[High Renaissance] 14世纪至16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化思潮,以复兴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为号召,实际上宣扬人文主义,是资本主义文化思想的萌芽。也称文艺中兴文艺中兴时代之意大利。-- 蔡元培《图画》
  • 文艺作品 wén yì zuò pǐn[performance] 文学或艺术作品
  • 文友 wén yǒu[literary friend] 对文学共同爱好的友人他有很多文友
  • 文娱 wén yú[cultural recreation;entertainment] 指看戏、看电影、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
  • 文苑 wén yuàn[literary world] 文人聚集的地方;文坛
  • 文责 wén zé[the responsibility an author should assume for his own writings] 指作者对自己的诗文内容及其产生的影响所应负的责任 文责自负
  • 文摘 wén zhāi [digest;abstract]∶对文章、著作所作的简要摘述
  • 文章 wén zhāng [article;essay]∶原指文辞,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你看了晨报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 文职 wén zhí[civilian post] 文官的职务
  • 文治 wén zhì[achievements in culture and education] 指在文化、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汉武帝文治武功古今第一人
  • 文质彬彬 wén zhì bīn bīn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 文绉绉 wén zhōu zhōu[genteel] 形容人言谈、举止文雅
  • 文梓 wén zǐ[Chinese catalpa with the streaks] 有斑文的梓木长松文梓。--《墨子.公输》
  • 文字 wén zì [characters;script]∶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汉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琅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字叙》
  • 文字改革 wén zì gǎi gé[reform of a writing system] 一个国家或民族对于其通用文字的改革,在我国主要指对于汉字的改革(有些少数民族也有文字改革问题)
  • 文字学 wén zì xué[philology] 文字学在古时候称为小学。这个名称一直用到清朝末年,章太炎认为小学不确切,建议改为语言文字之学。后来人们就把汉字研究叫做文字学。文字包括形、音、义,文字学也包括研究这三个方面,后来有了音韵学(研究字音),训诂学(研究字义),文字学就专门研究字形了
  • 文字狱 wén zì yù[literary inquisition] 统治者从作者的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而造成的冤狱
  • 文宗 wén zōng[one whose writings are modelled after;person whose writing is followed by all] 文章为世人所师法的人物 百代文宗,一人而已。--《晋书.陆机陆云传论》
【详细解释】:
〈名〉

  •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 同本义 [figure;veins]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说文》五章以奉五色。——《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美于黼黼文章。——《荀子·非相》茵席雕文。——《韩非子·十过》织文鸟章,白旆央央。——《诗·小雅·六月》斑文小鱼。——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 又如:文驾(彩车);文斑(杂色的斑纹);文旆(有文彩的旗帜);文绣(绣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刺花图案);文织(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文鳞(鱼鳞形花纹)
  • 字,文字(“文”,在先秦时期就有文字的意思,“字”,到了秦朝才有此意。分别讲,“文”指独体字;“字”指合体字。笼统地说,都泛指文字) [character]饰以篆文。——《后汉书·张衡传》分文析字。——《汉书·刘歆传》夫文,止戈为武。——《左传·宣公十二年》距洞数百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文曰“天启壬戌秋日”。——明· 魏学洢《核舟记》文曰“初平山尺”。
  • 又如:甲骨文;金文;汉文;英文;文迹(文字所记载的事迹);文书爻(有关文字、文凭之类的卦象);文异(文字相异);文轨(文字和车轨);文狱(文字狱);文钱(钱。因钱有文字,故称);文状(字据,军令状);文引(通行证;路凭);文定(定婚)
  • 文章(遣造的词句叫做“文”,结构段落叫做 “章”) [literary composition]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孟子·万章上》好古文。——唐· 韩愈《师说》属予作文以记之。——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能述以文。——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摘其诗文。——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 又如:文价(文章的声誉);文魔(书呆子);文会(旧时读书人为了准备应试,在一起写文章、互相观摩的集会);文移(旧时官府文书的代称);文雄(擅长写文章的大作家);文意(文章的旨趣);文义(文章的义理);文情(文章的词句和情思);本文(所指的这篇文章);作文(写文章;学习练习所写的文章);文魁(文章魁首);文价(文章的声价);文什(文章与诗篇)
  • 美德;文德 [virtue]圣云继之神,神乃用文治。——杜牧《感怀诗一首》
  • 又如:文丈(对才高德韶的老者的敬称);文母(文德之母);文武(文德与武功);文命(文德教命);文惠(文德恩惠);文德(写文章的道德);文薄(谓文德浅薄);文昭(文德昭著)
  • 文才;才华。亦谓有文才,有才华 [literary talent]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 又如:文业(才学);文英(文才出众的人);文采风流(横溢的才华与潇洒的风度);文郎(有才华的青少年);文彦(有文才德行的人);文通残锦(比喻剩下不多的才华)
  • 文献,经典;韵文 [document;classics;verse]儒以文乱法。——《韩非子·五蠹》言必遵修旧文而不穿凿。——《说文解字·叙》
  • 辞词句。亦指文字记载 [writings;record]。如:文几(旧时书信中开头常用的套语。意为将书信呈献于几前);文倒(文句颠倒);文过其实(文辞浮夸,不切实际);文义(文辞);文辞(言词动听的辞令);文绣(辞藻华丽)
  •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natural phenomenon]经纬天地曰文。——《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 又如:天文;地文;水文;文象(日月星辰变化的迹象);文曜(指日月星辰;文星);文昌(星座名)
  • 文治;文事;文职。与“武”相对 [achievements in culture and education;civilian post]文能取胜。——《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文不能取胜。文武并用。——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 又如:文臣,文吏(文职官吏);文席(教书先生的几席);文品(文官的品阶);文帅(文职官员出任或兼领统帅);文烈(文治显赫);文员(文职吏员);文阶(文职官阶);文道(文治之道);文业(文事);文僚(文职官吏)
  • 法令条文 [articles of decree]而刀笔吏专深文巧诋,陷人于罪。——《史记·汲黯列传》
  • 又如:文劾(根据律令弹劾);文法吏(通晓法令、执法严峻的官吏);文丈(规矩;制度);文移(官府文书);文牓(布告;文告);文宪(礼法;法制)
  • 文言。古代散文文体之一;别于白话的古汉语书面语 [literary language]。如:半文半白;文语;文白(文言文和白话文)
  • 文教;礼节仪式 [rites]则修文德。——《论语·季氏》
  • 又如:文丈(崇尚礼文仪节);文俗(拘守礼法而安于习俗);文致(指礼乐);文貌(礼文仪节);文绪(文教礼乐之事);文仪(礼节仪式)
  • 指表现形式;外表 [form;appearance]。如:文服(表面服从);文榜(告示、布告之类);文诰(诰令)
  • 指鼓乐,泛指曲调 [music;tune]。如:文曲(指乐曲);文始(舞乐名)
  • 谥号,谥法:勤学好问叫文 [study deligently]何以谓之文。——《论语》是以谓之文。
〈动〉

  • 在肌肤上刺画花纹或图案 [tatto (the skin)]被发文身。——《礼记·王制》。注:“谓其肌,以丹青涅之。”文绣有恒。——《礼记·月令》
  • 又如:文笔匠(在人身上刺花的艺人);文身断发(古代荆楚、南越一带的习俗。身刺花纹,截短头发,以为可避水中蛟龙的伤害。后常以指落后地区的民俗);文木(刻镂以文采之木)
  • 修饰;文饰 [cover up]身将隐,焉用文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天下。——《荀子·非十二子》
  • 又如:文过饰非;文致(粉饰;掩饰);文冢(埋葬文稿之处)
  • 装饰 [decorate]舍其文轩。——《墨子·公输》此犹文奸。文车二驷。——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文马四百匹。——《史记·宋世家》若将比予文木邪。——《庄子·人间世》
  • 又如:文巧(文饰巧辩);文竿(以翠羽为饰之竿);文舫(装饰华丽的游艇);文饰(彩饰);文榭(饰以彩画的台榭);文舟,文艘(装饰华丽的船);文剑(装饰华丽的剑);文舆(饰以彩绘的车)
  • 撰写文章 [write]。如:文匠(写文章的大家);文祸(因写文章而招来的灾祸);文雄,文杰(指文豪)
〈形〉

  • 有文采,华丽。与“质”或“野”相对 [magnificent;gorgeous]其旨远,其辞文。——《易·系辞下》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 又如:文巧(华丽奇巧);文朴(文华与质朴);文服(华美的衣服);文砌(华美的石阶);文背(不文雅,粗俗);文轩(华美的车子);文质(文华与质朴)
  • 柔和,不猛烈 [mild;gentle]。如:文烈(指火候温猛)
  • 美,善 [fine;good]。如:文徽(华美);文鸳(即鸳鸯。以其羽毛华美,故称);文衣(华美的服装)
  • 通“紊”。紊乱的 [disordered]惇宗将礼,称秩元祀,咸秩无文。——《书·洛诰》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怀柔百神,咸秩无文。——《汉书·郊祀志上》王者报功,以次秩之,无有文也。——庆劭《风俗通义·山泽》
〈量〉

  • 用于旧时的铜钱。如:一文钱
  • 用于计算纺织物五扶为一首,五首成一文。——《后汉书》
【字形演变】:

甲骨文1;

甲骨文2;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金文5;

金文6;

金文7;

小篆文;

小篆纹;

隶书文;

隶书纹
【字源来历】:

“文” 本指在身体上刺画花纹,即文身。《说文》 : “文,错画也。象交文。” 甲骨文、金文均象正面站立的人形,胸前有 “目、十、乂、心、 点” 等花纹。 小篆省去花纹, 直写作 “” 。 后加表示丝束纤维的“糸” (读mì)而成 “纹” 字,专表花纹、纹络; 而 “文” 侧重文字、言辞等义。隶书(汉《乙瑛碑》 )以平直、波磔的特有笔画,将 “文” 从象形字中剥离出来。



手机站 友情链接 在线成语词典 (推荐使用“谷歌浏览器”,或兼容IE10、IE11内核的360等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