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 [áo]
字“敖”的解释和评论
【四角号码】:58240
【郑码查询】:ciym
【gb2312码】:B0BD
【Big5编码】:B1CE
【uci-code】:CJK 统一汉字 U+6556
【首尾分解】:攵
【部件分解】:士方攵
【造字法】:形声;右形左声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汉字五行】:土
【汉字笔顺】:一一丨一フノノ一ノ丶
【笔顺编号】:1121533134
【笔顺读写】:横横竖横折撇撇横撇捺
【常用词组】:
敖包 áo bāo[heaps of stones used by the Mongolians and Tibetans as markings for roads or boundaries] 原是蒙古族人做路标和界标的堆子,用石、土、草等堆积而成。旧时夏秋两季曾把敖包当做神灵的住地来祭祀,尤以秋季最为隆重。也作鄂博
【详细解释】:
〈动〉 (会意。从也,从出,俗字作遨。本义:漫游;闲游) 同本义[stroll;roam]敖,出游也。——《说文》敖不可长。——《礼记·曲礼》微我无酒,以敖以游。——《诗·邶风·柏舟》民不敖,则业不败。——《商君书·垦令》邑亡敖民。——《汉书·食货志》不得令晨夜去皇孙敖荡。——《汉书·丙吉传》 又如:敖民(游民);敖翔(遨游飞翔) 喧哗;叫喊 [noise;cry]而日为乱人之道,百姓欢敖。——《荀子·强国》 〈名〉 粮仓 [granary]。如:敖仓(敖庾。秦代所建谷仓名。在河南省郑州市西北邙山上。山上有城,秦于其中置谷仓,故曰“敖仓”) 姓
【字源来历】: “敖”是出游,游戏。《说文》: “敖,出游也。从出,从放。”属会意字。金文1-3的左边均象头戴羽饰的人形,是舞蹈或游戏时的装束; 右边的“攴” (读pū)字是手持器具形,疑是舞蹈的指挥人。小篆或受石鼓文的影响,将人形写作 “方” ,与 “攴”组成 “放” ; 头上的羽饰变成 “出” ,故有 “从出, 放声” 的解释。 隶书写作 “ ” 。 从而成为今文。 后又加表示行走的 “辵” (读chuò,即 “辶” ,俗称“走之” ),成为专指出游的 “遨”字; 而“敖”则因舞蹈、游戏动作的不羁而多表骄傲、狂妄义。后加 “人” 成“傲” 。“敖” 用作义符,加 “鱼、犬、虫、马”等字组成 “鳌、獒、螯、骜”等一批表示有强劲桀骜特征的与动物有关的字。用作声符,加 “火”成煎熬、熬煮的 “熬” 。图为 “象形字书画” 《敖》敖是出游, 游戏。金文写作“ ”或“ ” 。左边是头戴羽饰的人形, 是舞蹈祭祀或游戏的装束 右边的 “ ” 字是手持器具形,当是舞蹈的指挥者。小篆受石鼓文的影响将人形写作 “方” 与 “攴”组成 “放” 字。头上的羽饰变成 “出” 。故《说文》: “称放,从出” 。这是许慎公未审甲、金文造成误会。 隸变时写作 “ ” 。 小篆为应证敖是人的行为, 另加“人”旁作 “ ” 。 后又加表示行走义的 “辵” 而成出游的遨字。另《石经》中有一“ ”字, 表现人趾高气傲, 目空一切的样子。为一古人名,义同 “傲” 。大熊书于石门规格: 高118CM 宽6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