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新华字典

   拼音检索   偏旁检索   申请收录

本站新华字典共收录20000多个汉字,可以直接搜索,也可以按拼音(拼音搜索,无需输入声调)和部首检索,而且不但可以方便地查询到汉字的字意和相关解释,还可以查询到汉字的读音、笔画、笔顺、部首等,此外还可以查询到汉字的字源(汉字起源来历)、真人发音、注音、五笔编码、仓颉编码、郑码、Unicode编码、四角号码等等。这里列举一批异体字𠂆,亲可单击或复制到搜索框中搜索其意。

[móu] [mù]

字“牟”的解释和评论
【四角号码】:23500
【郑码查询】:zsmb 【gb2312码】:C4B2
【Big5编码】:A6C8
【uci-code】:CJK 统一汉字 U+725F
【首尾分解】:厶牛
【部件分解】:厶牛 【造字法】:会意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汉字五行】:水
【汉字笔顺】:フ丶ノ一一丨
【笔顺编号】:543112
【笔顺读写】:折捺撇横横竖
【常用词组】:
1. 牟 [Mù]
牟 [Mù]
  • 牟利 móu lì[seek profit] 谋取利益
  • 牟取 móu qǔ[bleed;seek;obtain;try to gain] 谋取,尤指以不正当的或非法的手段取得金钱非法牟取暴利
【详细解释】:
1. 牟 [Mù]2. 牟 [móu]
牟 [Mù]
  • ——“牟平”( Mùpíng):县名。今在山东省东部
  • 另见 móu
牟 [móu]〈动〉

  • (会意。小篆字形。从牛,从厶。厶象气从口出。本义:牛叫声)
  • 同本义 [bellow]牟,牛鸣也。——《说文》牟然而鸣。——柳宗元《牛赋》
  • 又如:野牛牟牟地叫
  • 力求得到;目的在于 [seek;obtain]游居厚养,牟食之民也。——《韩非子》
  • 又如:牟利
  • 通“侔”。等同 [equal]德牟往初,功无与二。——《汉书·司马相如传·封禅书》
〈名〉

  • 大麦 [barley]贻(送)我来(小麦)牟。——《诗·周颂·思文》
  • 通“眸”。瞳人 [pupil of the eye]尧、 舜参牟子。——《荀子·非相》
  • 假借为“眉”。眉毛,眉寿 [eyebow;bow]天与厥福,永享牟寿。——《鲁相韩勅造孔庙礼器碑》
  • 通“堥”。釜属瓦器皿 [cauldron used in ancient China]敦、牟、巵、匜。——《礼记·内则》
  • 通“麰”。大麦 [barley (Hordeum spp.)]贻我来牟,帝命率育。——《诗·周颂·思文》
  • 通“鍪”。岑牟,古代鼓角吏所戴的帽子 [helmet]更著岑牟单绞之服。——《后汉书·祢衡传》
  • 另见 mù
【字形演变】: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牟;

侯马盟书;

楚简牛;

小篆牛;

小篆牟;

隶书
【字源来历】:

“牛” 是个部首字。是体形较大的草食反刍类哺乳动物。《说文》:“牛, 大牲也……” 甲骨文写作“” , 其一象牛的全身侧面形,角、尾、肢、背腹毕现; 二象简略肢身,突出牛角的正面牛头形。从两种写法看到了牛字由画到写的演变过程。金文、《侯马盟书》、楚简及小篆再无大的变化, 分别写作 “” 。 隶书(汉《张景碑》 )以平直的笔画彻底改变了象形字的特征,写作 “牛” ,成为今文。“牟” (读móu)指牛叫。《说文》: “牟,牛鸣也。从牛,象其声气从口出。 ” 金文、 小篆写作 “” 。 下边是 “牛” 字, 金文上边的一划和小篆的 “厶” 均表示从牛口发出的气声。图为 “象形字书画” 《牛》牛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故对其特性和习气有着透徹的了解。也是人类最早描绘和制成文字的物形之一。远在六七千年新石器时代的云南仓源崖书就有了驯牧牛的场面。嗣后的玉石青铜陶木器形中牛的形象均占有很大比重。在甲骨文金文中均对牛形作了十分生动传神的处理。其中甲骨写作“” , 几乎是牛的简笔画, 进而高度概括地突出牛头的特征写作 “” 或 “” 。 这是文字由画到字的巨大进步,也是书画同源的有力佐证。金文虽随同甲骨文写作 “”或“” , 但也在重要器物的装饰上以画代字或混合使用。由于文字的频繁使用毕竟方便于画,所以在秦统一文字时仍以甲金文的字形为准, 写作 “” 。 即使是隶变时亦未作大的调整。分别写作 “”或“” 。直到楷书普及时才将牛角拆成两笔写作牛。以牛为题的成语典故众多,足见牛在人心目中的重要性及与人关系密切程度。丁亥冬日大熊制于石门规格: 高92CM 宽63CM



手机站 友情链接 在线成语词典 (推荐使用“谷歌浏览器”,或兼容IE10、IE11内核的360等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