媿 [kuì] 字“媿”的解释和评论
|
【四角号码】:46413
|
【郑码查询】:zmnj
|
【gb2312码】:none
|
【Big5编码】:DCFB
|
【uci-code】:CJK 统一汉字 U+5ABF
|
【首尾分解】:(暂无)
|
【部件分解】:(暂无)
|
【造字法】:形声;从忄、鬼声
|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
【汉字五行】:(暂无)
|
【汉字笔顺】:フノ一ノ丨フ一一ノフフ丶
|
【笔顺编号】:531325113554
|
【笔顺读写】:(暂无)
|
|
【详细解释】:
|
〈动〉- 惭愧。后作“愧” [feel ashamed]媿,惭也。从女,鬼声。——《说文》。所以媿厉之也。——《礼记·聘礼》永媿乎道德。——《庄子·骈拇》众人媿之。——《荀子·儒效》
- 又如:媿切(使之深深地感到惭愧);媿色(惭愧的神色);媿佩(对人佩服,自愧不如);媿怍(惭愧);媿赧(因惭愧而面红耳赤)
- 羞辱 [humiliate]媿,耻也。——《广雅》大夫种始谋曰:“昔者 吴夫差不顾义而媿吾王。”—— 汉· 袁康《越绝书》
- 感谢 [thank]臣常媿其长者,思有以报。——《新唐书》心摇只待东方晓,长媿寒鸡第一声。——唐· 陆龟蒙《自遣》
|
|
|
【字源来历】: “媿”是 “愧” 的初文。 甲骨文写作 “” , 是祭祀活动中女人代替男人戴面具做“鬼”形,自有羞愧义。《说文》: “媿,慙(惭)也。从女,鬼声。 ”此工作或由专人承担, 故又因此成姓。金文和小篆1写作“、 ” ,成左女右鬼结构。小篆2又将“女”换成“心” ,组成“愧” 。《说文》称:“愧, 媿或从恥省(省去耳)。 ”今多用此字。隶书据此写作“、 ” , 已是今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