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新华字典

   拼音检索   偏旁检索   申请收录

本站新华字典共收录20000多个汉字,可以直接搜索,也可以按拼音(拼音搜索,无需输入声调)和部首检索,而且不但可以方便地查询到汉字的字意和相关解释,还可以查询到汉字的读音、笔画、笔顺、部首等,此外还可以查询到汉字的字源(汉字起源来历)、真人发音、注音、五笔编码、仓颉编码、郑码、Unicode编码、四角号码等等。这里列举一批异体字𠂆,亲可单击或复制到搜索框中搜索其意。

[chā] [chá]

字“叉”的解释和评论
【四角号码】:77403
【郑码查询】:xss 【gb2312码】:B2E6
【Big5编码】:A465
【uci-code】:CJK 统一汉字 U+53C9
【首尾分解】:又丶
【部件分解】:叉 【造字法】:指事
【汉字结构】:单一结构
【汉字五行】:金
【汉字笔顺】:フ丶丶
【笔顺编号】:544
【笔顺读写】:折捺捺
【常用词组】:
1. 叉 [chà]
叉 [chà]
  • 叉车 chā chē[forklift;forklift truck] 搬运货物的铲车
  • 叉锄 chā chú[prong hoe] 有两个或更多叉齿,用于园中锄土或耕种的手持工具
  • 叉手 chā shǒu [cup one hand in the other before the chest]∶一种礼节。两手交叉齐胸,俯首到手,犹如后世之作揖。又作抄手叉手施礼
  • 叉腰 chā yāo[akimbo] 大指与其余四指分开,按在腰旁
  • 叉鱼 chā yú[spear fish] 用叉子捕鱼
【详细解释】:
1. 叉 [chà]2. 叉 [chá]3. 叉 [chā]4. 叉 [chǎ]
叉 [chà]〈动〉

  • 用同“岔”。分岔 [fork]。如:劈叉;叉路(岔道);叉港(与大河相通的小河)
  • 使前进、谈话的方向偏向另一边 [parry]。如:急忙叉开说;路没选中,一下叉到别地方去了
  • 另见 chā;chá;chǎ
叉 [chá]〈动〉

  • 挡住,卡住 [block up;jam]那大师傅就叉着门,不叫我们走。——《儿女英雄传》
  • 另见 chā;chǎ,chà
叉 [chā]〈动〉

  • (指事。小篆为“又”(即手)上加一点,指出叉手的动向。本义:交错,交叉)
  • 手指相交错。也泛指一般的交错、交叉 [cross]叉,手指相错也。——《说文》。段注:“谓手指与物相错也。凡布指错物间而取之曰叉,因之凡岐头皆曰叉。”凡八叉手而八韵成。——《全唐诗话》
  • 又如:叉手
  • 刺;扎取 [stick;work with a fork;fork]。如:叉了一槽干草;叉鱼
〈名〉

  • 古代的一种兵器,头有分杈 [cha,a weapon in anciant China,which the end is forked]红漆了叉。——元· 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 叉子 [fork]挺叉来往。——《文选 ·潘岳·西征赋》。注:“叉,取鱼叉也。”
  • 又如:鱼叉;粪叉;叉竿(带叉头的竿)
  • 两短直线相交所成的图形 [cross]。如:打个叉
  • 另见 chá;chǎ;chà
叉 [chǎ]〈动〉

  • 分开,成叉形 [fork]。如:叉着腿站着;拇指和食指叉成个“八”字
  • 另见 chā;chá;chà
【字形演变】: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金文;

小篆叉;

小篆杈;

隶书叉;

隶书杈
【字源来历】:

“叉” 是象形字。 甲骨文和小篆都象用手指叉物的形状。 “” 是古文字中的手形,即 “又” 字。《说文》 : “又,手也,象形。三指者,手之列多略不过三也。 ”用三指代表五指与今人“卡通画” 的创意相同。 “”是叉在指间的东西,也指手指相交错。《说文》: “叉,手指相错也” 。又指歧头的器具或兵器,如禾场上使用的木杈就是在 “叉”旁加一 “木”字而成。隶书笔画虽有不同,但仍可看出古字形的遗痕。图为 “象形字书画”造形



手机站 友情链接 在线成语词典 (推荐使用“谷歌浏览器”,或兼容IE10、IE11内核的360等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