筴 [cè] 字“筴”的解释和评论
|
【四角号码】:88808
|
【郑码查询】:mgoo
|
【gb2312码】:none
|
【Big5编码】:DF49
|
【uci-code】:CJK 统一汉字 U+7B74
|
【首尾分解】:(暂无)
|
【部件分解】:(暂无)
|
【造字法】:(暂无)
|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
【汉字五行】:木
|
【汉字笔顺】:ノ一丶ノ一丶一ノ丶ノ丶ノ丶
|
【笔顺编号】:3143141343434
|
【笔顺读写】:(暂无)
|
|
【详细解释】:
|
1. 筴 [cè]2. 筴 [jiā]筴 [cè] 〈名〉- 簸米扬尘用的簸箕 [winnowing basket]鼓筴播精,以食十人。——《庄子》
- 另见 jiá
筴 [jiā] 〈名〉- 指筷子 [chopsticks]筴,箸也。——《集韵》虽无膏污鼎,尚有羹濡筴。——宋· 王安石《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
- 另见 cè
|
|
|
【字源来历】: “策” 的本义是用竹片制的马鞭。《说文》 : “策,马箠也。” 箠就是竹杖,用以鞭马。金文的 “策” 字上边是 “竹” ,下边是 “片” 和 “斤”(斤是古时的横刃斧) ,合起来表示 “策” 是用斧子劈成的竹片,所以“策” 也是用竹片编制的 “简册” 。古玺文1上边是非草非木的植物形,下边是 “朿” (读cì) , 是带刺的树枝, 常用作马鞭。 古玺文2受治印布局的约束,结构不类,但有 “竹、木” 字素,仍离字义不远。小篆上边明确为“竹” , 下用 “朿” (棘刺) , 保留了以刺鞭马的原义。 受篆书写法不同的影响,隶书(汉《夏承碑》等》 )也经历了渐变的过程而成为今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