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新华字典

   拼音检索   偏旁检索   申请收录

本站新华字典共收录20000多个汉字,可以直接搜索,也可以按拼音(拼音搜索,无需输入声调)和部首检索,而且不但可以方便地查询到汉字的字意和相关解释,还可以查询到汉字的读音、笔画、笔顺、部首等,此外还可以查询到汉字的字源(汉字起源来历)、真人发音、注音、五笔编码、仓颉编码、郑码、Unicode编码、四角号码等等。这里列举一批异体字𠂆,亲可单击或复制到搜索框中搜索其意。

[qín]

字“秦”的解释和评论
【四角号码】:50904
【郑码查询】:comf 【gb2312码】:C7D8
【Big5编码】:AFB3
【uci-code】:CJK 统一汉字 U+79E6
【首尾分解】:禾
【部件分解】:禾 【造字法】:会意;从禾、从春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汉字五行】:火
【汉字笔顺】:一一一ノ丶ノ一丨ノ丶
【笔顺编号】:1113431234
【笔顺读写】:横横横撇捺撇横竖撇捺
【常用词组】:
  • 秦欢晋爱 qín huān jìn ài秦、晋:春秋时的秦国和晋国。当时秦、晋两国世代通姻,后称两姓联姻的关系为“秦欢晋爱”或称“秦晋之缘”。形容双方关系十分和美、亲近。亦作“秦晋之缘”。
  • 秦皇岛市 qín huáng dǎo shì[Qinhuangdao] 中国河北省重要海港、著名旅游城市。位于河北省东端,南临渤海,北倚燕山。大部地区位于滨海平原上。秦皇岛水陆交通畅通,这里港阔水深,为天然不冻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工业中以建材特别是玻璃工业著称。秦皇岛盛产水产、水果。是中国重要的水产基地之一。因地处渤海之滨,风景优美,气候宜人。这里有著名的北戴河,景色秀丽的燕塞湖和万里长城的起点-山海关,还有原始森林,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胜地
  • 秦椒 qín jiāo[chilli] 〈方〉∶细长的辣椒;即花椒。以产于秦地得名
  • 秦晋 qín jìn[marriage between two families] 原指春秋时秦、晋两国世通婚姻,后泛称任何两姓之联姻。亦指双方和睦相处永结秦晋之好
  • 秦晋之缘 qín jìn zhī yuán [close ties for generations through matoimonialdiplomacy]∶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代互为婚嫁结为姻亲,后称两姓联姻、婚配的关系为秦晋之缘我与你成合秦晋之缘如何?--《元曲选.金钱记》
  • 秦镜高悬 qín jìng gāo xuán秦镜:相传秦始皇有一面镜子,能照见人的五脏六腑,知道心的邪正;悬:挂。比喻官员判案公正廉明。
  • 秦岭 qín lǐng[Qinling Mountains] 西起甘肃南部,经陕西,到河南西部的山脉。山峰海拔多在2000米以上,主峰太白山3767米。秦岭有阻挡冬季风南下的作用,是中国自然地理的重要界线
  • 秦皮 qín pí[ash bark] 小叶白蜡树的树皮,中医入药,有解热、镇痛等作用
  • 秦腔 qín qiāng[Shanxi Opera] 流行于中国西北各省的地方戏曲剧种,由陕西、甘肃一带的民歌发展而成的,是梆子。腔的一种。也叫陕西梆子。泛指北方用梆子腔演唱的剧种
  • 秦越 qín yuè[distant relationship] 春秋时两个国家,一南一北相距很远,不大往来。后比喻两方疏远这公子赋性慷慨,原不是秦越肥瘠,不肯引手一救之人。--《歧路灯》
  • 秦篆 qín zhuàn[an ancient style of calligraphy adopted in the Qin Dynasty] 见小篆
【详细解释】:
〈名〉

  • (会意。从禾,从舂省。本义:禾名。假借为专名用字)
  • 秦,部落名 [Qin tribe]。嬴姓。相传是伯益的后代秦, 伯益之后所封国。——《说文》。 朱骏声曰:“地宜禾,在今 甘肃秦州清水县。”
  • 古国名 [Qin state]。秦襄公始立国,孝公时,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定都咸阳
  • 朝代名(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是由周朝的秦国(在今陕西甘肃一带)统一全中国后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朝代 [the Qin Dynasty]秦王不说。——《战国策·魏策》秦灭 韩亡 魏。秦王色挠。
  • 又如:秦越肥瘠(喻指相去遥远,互不相关);秦庭鹿(指秦朝的政权)
  • 汉时西域诸国沿称中国为秦 [China]昔为形与影,今为胡与 秦。——《乐府诗选》
  • 又如:秦人(秦代统一后,北方与西方邻国往往称中国人为秦人);秦地(汉时西域诸国对中国的称呼)
  • 古地区名 [Qin district]指今陕西省中部平原地区。因春秋战国时为秦国地,故名。如:秦声(陕、甘一带的戏曲音乐);秦川(古地区名。在今陕,甘秦岭以北地区);秦弓(指古时秦地所产的弓);秦客(秦地来的人)
  • 陕西省的简称 [Shanxi province]。如:秦川(古地区名。泛指今陕西、甘肃的秦岭以北平原地带);秦中(古地区名。指今陕西中部平原地区)
  • 通“螓”。蝉的一种。螓首 [a cicada-like insect]其尺索刺麤而毛美秦发。——《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字形演变】: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说文古文;

小篆;

汉帛书;

隶书
【字源来历】:

“秦”是古国名。《说文》: “秦,伯益之后所封国。地宜禾。” 甲骨文、金文、 “说文古文”字形近似, 分别写作“” 。 下边用两个“禾”表示农业发达,上边是 “舂” (舂米臼)的省文(去掉下边的“臼” ),合起来会意秦地盛产禾类作物的经济特征。小篆在规范文字时省去一禾而作“” , 此结构延续至今。隶书大胆省减笔画写作“” 。



手机站 友情链接 在线成语词典 (推荐使用“谷歌浏览器”,或兼容IE10、IE11内核的360等浏览器)

关闭 卷起
关闭 卷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