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 [zàng] 字“葬”的解释和评论
|
【四角号码】:44441
|
【郑码查询】:eare
|
【gb2312码】:D4E1
|
【Big5编码】:B8AE
|
【uci-code】:CJK 统一汉字 U+846C
|
【首尾分解】:艹廾
|
【部件分解】:艹歹匕廾
|
【造字法】:会意;指人死后埋在草丛中
|
【汉字结构】:上中下结构
|
【汉字五行】:木
|
【汉字笔顺】:一丨丨一ノフ丶ノフ一ノ丨
|
【笔顺编号】:122135435132
|
【笔顺读写】:横竖竖横撇折捺撇折横撇竖
|
【常用词组】:
|
- 葬礼 zàng lǐ[funeral] 出殡埋葬死人时举行的仪式隆重的葬礼
- 葬埋 zàng mái[bury] 埋葬葬埋甚厚
- 葬身 zàng shēn[be buried] 埋葬尸体,也借指残骸以某处为归宿死无葬身之地
- 葬送 zàng sòng [hold a funeral procession and bury]∶指埋葬和出殡葬送并毕
- 葬仪 zàng yí[funeral] 葬礼
|
|
【详细解释】:
|
〈动〉- (会意。小篆字形。从“死”,在“茻”( mǎng)中,“一”其中,所以荐之。指人死后盖上草席埋藏在丛草中。荐,草席覆盖。本义:人死用草覆盖埋葬,后用棺木埋入土中)
- 同本义 [bury]葬,臧也。——《说文》葬也者,藏也。——《礼记·檀弓》故葬埋敬藏其形也。——《荀子·礼论》赐钱二百万以葬。——《汉书·李广苏建传》分其汤肉葬之。——晋· 干宝《搜神记》而卒葬之。——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衣冠葬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 又如:葬堂(为古代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处置死者遗骨的一种方式);葬式(葬礼);葬虞(葬礼和虞祭。虞祭行于葬日,故用“葬虞”借指下葬的日期)
- 泛指处理尸体的方式 [form of inhumation]。如:火葬;海葬
|
|
|
【字源来历】: “葬” 是掩埋尸体。《说文》 : “葬,藏也。从死在茻中。” 这里的“茻” (读mǎng)指草木丛, 即草莽的“莽”字。甲骨文1-2写作“、 ” ,象“” (人)躺在“”(草) “□” (坑或棺椁)中。 甲骨文3将草改为几个小点, 表示尘土, 也是埋葬的会意字。 甲骨文4写作 “” , 用表示死人残骨的 “歺”躺在木板(爿)上会意死人停尸的灵柩。秦《睡虎地简》、小篆将死人和棺椁直接写作“死” ,将“茻”分成“上艸,下廾(读gǒng双手)”。《三体石经》综合了甲骨文、秦简、小篆的所有字素,并在死尸旁加一 “病”符, 使葬字的内涵表达的淋漓尽致。 隶书(汉《鲁峻碑》 )将上边的 “”(草)写作“” , 下边的双手写作“” , 表示用手将死人葬于草丛中, 已是今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