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新华字典

   拼音检索   偏旁检索   申请收录

本站新华字典共收录20000多个汉字,可以直接搜索,也可以按拼音(拼音搜索,无需输入声调)和部首检索,而且不但可以方便地查询到汉字的字意和相关解释,还可以查询到汉字的读音、笔画、笔顺、部首等,此外还可以查询到汉字的字源(汉字起源来历)、真人发音、注音、五笔编码、仓颉编码、郑码、Unicode编码、四角号码等等。这里列举一批异体字𠂆,亲可单击或复制到搜索框中搜索其意。

[cí]

字“辞”的解释和评论
【四角号码】:20641
【郑码查询】:mise 【gb2312码】:B4C7
【Big5编码】:none
【uci-code】:CJK 统一汉字 U+8F9E
【首尾分解】:舌辛
【部件分解】:千口立十 【造字法】:会意;从舌、从辛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汉字五行】:金
【汉字笔顺】:ノ一丨丨フ一丶一丶ノ一一丨
【笔顺编号】:3122514143112
【笔顺读写】:撇横竖竖折横捺横捺撇横横竖
【常用词组】:
  • 辞别 cí bié[bid farewell] 临行前向亲友等告别
  • 辞不达意 cí bù dá yì辞:言辞;意:意思。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
  • 辞呈 cí chéng[(written)resignation] 辞职报告
  • 辞典 cí diǎn[dictionary] 词典
  • 辞赋 cí fù[a literary form,sentimental or descriptive composition,often rhymed] 古代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代。汉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赋称为楚辞,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
  • 辞格 cí gé[figures of speech] 修辞方式之一。亦称修辞格
  • 辞工 cí gōng[dismiss;discharge] 辞掉雇工;雇工辞掉工作她一气之下,辞工另寻他主了
  • 辞令 cí lìng[language appropriate to the occasion] 社交、外交场合中得体的应对言辞;口才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 辞书 cí shū[dictionary;word book] 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的统称
  • 辞色 cí sè[one's speech and facial expression] 说的话和说话时的神态辞色壮烈,众皆慨叹。--《晋书.祖逖传》
  • 辞讼 cí sòng[lawsuit] 诉讼
  • 辞退 cí tuì[dismiss] 停止雇用;解雇
  • 辞谢 cí xiè[politely decline] 彬彬有礼地托辞拒收辞谢红包
  • 辞行 cí xíng[say good-bye before setting out on a journey] 出门远行前向亲友等告别
  • 辞严义正 cí yán yì zhèng辞: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 辞藻 cí zǎo[flowery language] 精妙的词汇;辞令故意玩弄辞藻,毫无诚意
  • 辞章 cí zhāng [poetry and prose]
  • 辞职 cí zhí[resign;hand in (send in) one's resignation] 辞去所担任的职务他向上级提出了辞职要求
【详细解释】:
〈动〉

  • 说讲 [speak;talk]使人辞于狐突。——《礼记·檀弓》。注:“告也。”无辞不相接也。——《礼记·表记》。注:“辞所以通情也。”无伤也,请辞于军。——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 辞别;告别 [bid farewell;say good-bye to]朝辞白帝彩云间。—— 李白《早发白帝城》过北郭骚之门而辞。——《吕氏春秋·士节》。注:“辞者别也。”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北朝乐府《木兰诗》故人西辞黄鹤楼。——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又如:不辞而别;辞朝(进朝辞谢皇帝);辞世颂(遗书);辞年(辞岁。除夕之夜)
  • 推却不受 [discline]以王父命辞父命。——《公羊传·哀公三年》“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吕)蒙辞以军中多务。——《资治通鉴》
  • 又如:辞让(推让);辞不获命(辞谢推让而未获允许)
  • 审讯 [try]单于使 卫律召 武受辞。—— 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 遣去 [dispatch;expel]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左传》辞八人者,而后王安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 解雇,免职 [dismiss]。如:他被张老板辞了;辞馆(辞去书塾的教职)
【字形演变】: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金文5;

说文籀文;

说文籀文;

秦简;

石鼓文;

小篆辞;

小篆辤;

小篆词;

三体石经
【字源来历】:

“辞、辤、辭、词”几个字读音相同,时有混用,但从字源上讲确有明显区别。 “辭”字的金文1、 “说文籀文” 、石鼓文、小篆写作“” ,左边用上下两只手在整治乱丝的“𤔔”和右边表示管理者的“司”组成, 会意治理。金文2-3写作“” , 增加了语言的“言”和表示刑罚的“辛” , 于是有了罪过、讼词的意思。《说文》称: “辭,讼也。” “辞”字的金文4-5、“说文籀文”写作“” ,左边是声符“㠯” (读yǐ), 也表示何, 什么。右边是“辛” , 表示规避, 避免。到小篆时写作“” , 与“辤”有了关联, 即《说文》所说“辤,不受也” ,后多表示告辞,辞别。这个字后被简化为“辞”。最晚出现的是“词” , 仅见小篆, 写作“” 。左边是语言的“言” , 右边是表示掌控的“司” ,会意用语言表达内心想法。故《说文》: “词,意内而言外也。”



手机站 友情链接 在线成语词典 (推荐使用“谷歌浏览器”,或兼容IE10、IE11内核的360等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