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 [lì]
字“力”的解释和评论
【四角号码】:40027
【郑码查询】:ym
【gb2312码】:C1A6
【Big5编码】:A44F
【uci-code】:CJK 统一汉字 U+529B
【首尾分解】:乙丿
【部件分解】:力
【造字法】:象形
【汉字结构】:单一结构
【汉字五行】:火
【汉字笔顺】:フノ
【笔顺编号】:53
【笔顺读写】:折撇
【常用词组】:
力臂 lì bì[arm of force] 杠杆的受力点和支点之间的距离 力不从心 lì bù cóng xīn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 力场 lì chǎng[field of force] 一种矢量场,其中与每一点相关的矢量均可用一个力来量度 力促 lì cù[try one's best to urge or press;push] 竭力促使力促此事成功 力大无比 lì dà wú bǐ[without a match in physical prowess;having great strength] 形容力量巨大。指因质或性能使某物具有的力量(如体质健壮情况或军事组织中的巨大设备),能使之产生力量,或在抵抗、进攻、持久中显示出的巨大力量 力大无比的人 力度 lì dù [dynamics]∶指曲谱或音乐表演中音响的强度 力攻 lì gōng[attack,assault fiercely] 以强大的武力攻伐;极力指摘、驳斥力攻顽敌 力戒 lì jiè[strictly avoid;do everything possible to avoid;guard against] 极力避免 力戒临战分散兵力 力矩 lì jǔ[moment of forces;moment] 使物体转动时力和力臂的乘积 力量 lì liàng [physical strength]∶力气当这一打击临到他身上时,已经没有什么力量了 力偶 lì ǒu[couple] 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在一直线上的力。它可使物体转动 力排众议 lì pái zhòng yì力:竭力;排:排队;议:议论、意见。竭力排除各种意议论,使自己的意见占上风。 力气 lì qì [effort]∶拉弓用力的计量单位,一力气等于老秤九斤十二两 力求 lì qiú[do ones best to; make every effort to; strive for try hard to; try one's utmost to ] 尽最大的努力 我们力求取得一致意见 力士 lì shì[Hercules] 力气大的人此人力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力所能及 lì suǒ néng jí力:体力,能力;及:达到。在自己力量的限度内所能做到的。 力图 lì tú [try hard to;strive to do one's best to; make a bold push for; determined effort to ]∶竭力谋求 力挽狂澜 lì wǎn kuáng lán挽:挽回;狂澜:猛烈的大波浪。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 力心 lì xīn[center of force] 中心力作用的点 力学 lì xué 力学 lì xué 力战 lì zhàn[fight with all one's might] 努力奋战 力争 lì zhēng[argue heartedly;work hard for;do one's best to; make every effort to] 极力争辩;尽力争取 力争当班主席 力争上游 lì zhēng shàng yóu上游:河的上流,比喻先进的地位。努力奋斗,争取先进再先进。 力主 lì zhǔ[spare no effort to advocate;strongly advocate] 极力主张力主和谈 力作 lì zuò [engage in farming, writing,etc.]∶努力劳作耕田力作
【详细解释】: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effort;physical strength]力,筋也。像人筋之形。——《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其行之以货力。——《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力农数耘。——《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有力如虎,执辔如组。——《诗·邶风》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四肢无力;力人(力气很大的人);力尽神危(力气精神都疲惫到极点);力软筋麻(力尽筋疲。筋疲力尽);力屈(力竭);力尽(力气用尽);力竭(力气用尽) 力量 [force;power;strength]战疾力。——《汉书·灌婴传》。注:“强力也。”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资治通鉴》朽蠹不胜刀锯力,匠人虽巧欲何如?——韩愈《题木居士》盛夏力作。——宋· 苏轼《教战守》 又如:力劣(力量薄弱);力薄(力量薄弱) 能力 [ability;capability]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史记·淮阴侯列传》 又如:理解力;才力(才能;能力);脑力(人的记忆、理解、想像等的能力);力用(能力和作用);力怯(力小胆怯) 威力;权势 [power;might;influence]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孟子》 又如:权力(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暴力(强制力;武力);力征(以武力征伐);力正(以武力征伐);力制(以权力统御、控制);力攻(以武力攻伐);力役(以武力征伐);力政(以武力为政,暴政) 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凡能使物体获得加速度或者发生形变的作用都称为力 [force]。如:摩擦力;斥力;引力;合力;冲力;压力;阻力;推力;拉力 劳役;仆役 [penal servitude;forced labour;(domestic)servant]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论语》 又如:力役(劳役);力征(力役之征) 本指制法成治之功,后泛指功劳 [merit]事功曰劳,治功曰力。——《周礼》拥佑太子,颇有力焉。——《汉书》 兵士 [soldier]率见力决战。——《宋书·谢诲传》 姓 〈动〉 勤;致力,努力;从事于 [engage]古训是式,威仪是力。——《诗·大雅·烝民》力周公正先天下。——《汉书·王莽传》。注:“勉力也。”郡中莫不耕稼力田。——《汉书·召信臣传》 又如:力农(从事于农业);力田(致力耕种);力耕(努力耕作);力碌碌(匆忙的样子) 役使 [work;use]视贱躯之可力,倾尽而为。——宋· 叶适《湖南运判到任谢表》 又如:力役(强制老百姓从事的一种无偿劳动,是徭役的一种;服役;干体力活);力伐(力攻顽敌;力攻智取);极力指摘、驳斥 〈副〉 尽力,竭力 [do all one can;do one's utmost;try one’s best]楼船力攻烧敌。——《汉书·南粤王传》游子常贫苦,力子天所富。——《后汉书·樊晔传》力请客。——明· 魏禧《大铁椎传》力主变法。——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力摧豪强。——清· 张廷玉《明史》力叮不释。——《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力正(尽力匡正);力子(勤勉力行的人);力田(致力农耕);力疾(尽力支撑着病体);力战(全力作战);力邓(勉强,奋力);力力碌碌(勤敏的样子)
【字源来历】: “力”字说解有二。《说文》称: “力,筋也。象人筋之形。” 即手臂之肌肉形; 一说是原始农具“耒”形,因耒耕属粗重劳动,需强力而引申力量。从字形看,甲骨文和早期金文象“耒” ,后期金文和小篆象手臂,当是义随形变的象形字。秦简、汉帛书等隶书的出现,使其从象形字中脱离出来,究其初形更加困难。“动” 的本义是指人起身行动,动作。《说文》: “动,作也。从力,重声。 , 古文动从辵。 ” 动字金文写作 “ ” 。 从上至下由表示童工的“童” (童,儿童奴隶) 、表示口袋的 “東” (橐)和表示脚趾的 “趾”(止, 足)组成, 会意劳动, 动作。 “说文古文” 、楚简、楚帛书写作“ 、 、 ” , 将金文的 “止”变为表示行走的 “辵” (读chuò), 进一步强化了动是行走、 行动的字义。 小篆将 “辵” 改为 “力” , 写作 “ ” , 会意动作、劳动需要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