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新华字典

   拼音检索   偏旁检索   申请收录

本站新华字典共收录20000多个汉字,可以直接搜索,也可以按拼音(拼音搜索,无需输入声调)和部首检索,而且不但可以方便地查询到汉字的字意和相关解释,还可以查询到汉字的读音、笔画、笔顺、部首等,此外还可以查询到汉字的字源(汉字起源来历)、真人发音、注音、五笔编码、仓颉编码、郑码、Unicode编码、四角号码等等。这里列举一批异体字𠂆,亲可单击或复制到搜索框中搜索其意。

[shòu]

字“狩”的解释和评论
【四角号码】:43242
【郑码查询】:qmwd 【gb2312码】:E1F7
【Big5编码】:ACBC
【uci-code】:CJK 统一汉字 U+72E9
【首尾分解】:犭守
【部件分解】:犭宀寸 【造字法】:形声;从犭、守声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汉字五行】:金
【汉字笔顺】:ノフノ丶丶フ一丨丶
【笔顺编号】:353445124
【笔顺读写】:撇折撇捺捺折横竖捺
【常用词组】:
  • 狩猎 shòu liè[hunting] 捕杀或猎取野生动物
  • 狩猎衫 shòu liè shān[hunting shirt] 打猎时穿的衣服;尤指边疆居民穿的一种类似衬衫、通常为鹿皮做的有饰穗的长上衣
【详细解释】:
〈动〉

  • (形声。从犬,守声。“犬”是狩猎的助手,故从犬。本义:冬季打猎)
  • 同本义 [hunt in winter]狩,犬田也。——《说文》明夷于南狩。——《易》。按,田必有犬,故从犬。”岁终田猎曰狩。——《易·荀》注冬猎为狩。——《尔雅》狩者何?田狩也。——《公羊传·桓公四年》冬大阅以狩。——《汉书·刑法志》狩于中山。——《列子·黄帝》。注:“火田为狩”春蒐,夏苗,秋狝,冬狩。——《左传·隐公五年》
  • 又如:狩田(冬季打猎);狩地(古代天子、诸侯冬猎之地)
  • 打猎 [hunt]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诗·魏风·伐檀》
  • 又如:冬狩;狩人(猎人);狩取(捕捉)
  • 古代帝王巡察诸侯或地方官治理的地方 [visit]天王狩于河阳。——《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曹操《薤露》
  • 又如:巡狩(帝王出巡)
  • 征伐 [go on a punitive expedition]。如:南狩(南征)
【字形演变】: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甲骨文5;

甲骨文6;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金文5;

金文6;

石鼓文;

小篆狩;

小篆兽;

小篆嘼
【字源来历】:

“狩” 的本义是捕猎野兽。《诗·魏风·伐檀》: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商周时甲骨文、金文的狩字和野兽的“兽”是同一字,均是在一犬科野兽旁加一 “” 形或 “”形狩猎工具, 表示捕猎。 “”形捕猎工具是用分叉的树枝制成的, 在分叉处捆上石块用来拍砸野兽。 “”正是树枝捆上石头的形状。犬科兽形用作“兽”字时是被猎的对象; 用作“狩”字时又是猎犬, 与 “”形捕猎器一样都是人类的狩猎工具。 小篆将“獸” 、 “狩”二字分开,各表其意。“狩”成了 “从犬,守声” 的形声字。汉隶书( 《张迁碑》 )用平直的笔画取代了篆书的圆弧笔画,跳出象形字的窠臼。与 “兽” 字形近似,字义相关的有 “嘼” 字。“嘼” (读chù)泛指牲畜。《说文》做了一番很勉强的解释: “嘼……像耳、头、足厹地之形。” 意思是“嘼”像牲畜形。 从甲骨文、 金文、 小篆分别写作 “”来看, 虽然字形不一, 上边均为不同时期的 “单”字; 为表示牲畜不是野兽,在单下加 “内、口”字符,表示牲畜是养在家里的兽。图为 “象形字书画” 《狩》狩与兽初为同一字。 甲骨文写作 “”或“” 。 “”是用树杈制成的捕猎工具;“” 是在树杈上捆上石块用以拍击。 “”和 “” 是动物形。 金文写作“” , 树杈和兽形仍可见。獸之 “犬” 形在捕猎时既代表动物,也表示犬是帮人捕猎的助手。鹤年丁亥正月石门寓中规格: 高90CM 宽83CM



手机站 友情链接 在线成语词典 (推荐使用“谷歌浏览器”,或兼容IE10、IE11内核的360等浏览器)